bsp;刘振华看到合作社外面站着黑压压的人群,不由笑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听了也高兴,但也不要这么高兴,自己家的活都不干了,就跑到这里与我聊天啊。你们先回去吧,我们晚上再聊。”
“不是啊,村主任,我们的稔子酒堆积如山,可不可以先从我们家拿一些稔子酒啊?”有村民问道。
后面的陈志源叫道:“不行啊,村主任不是说过了吗?要按照顺序来,上次已经拿了货的分社,不能分了,要到其他家了。”
为了公平起见,刘振华定下了一个规定,把那二百多户人口,划分为两百多个号,从一号开始出稔子酒,一次一百瓶。比如这次从三号分社拿过了,下次就到四号分社拿货。
这次的两千瓶稔子酒,起码可以从二十户分社里拿,可以减轻那些社员的负担。
当然了,钱先给一部分,假设从你们家拿了一百瓶稔子酒,那就先给七百块钱。剩下的钱先放到合作社里,可以支援其他分社。
到最终结算时,再付其余的钱。当然了,这就要等所有社员的猪都出栏,猪款回收以后了。
因为不少社员还借了总社这边一些钱呢,要大家有钱了,才可以进行清算。
社员从家里出一批稔子酒,可以先分一部分钱,哪个社员心里不想着多从自家出一点呢?
因此,他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跑到合作社找刘振华,诉说着自己家里的困难,想让自己家先出一批稔子酒。
“志源,你说得倒轻巧,你与村主任的关系好,村主任平时肯定会照顾你们家。”有村民小声地嘀咕着。
自从上次陈志源在省城帮刘振华挡了一下后,刘振华心里感激他,一般有事情都会叫上他。
陈志源有的是力气,平时家里酿酒和养猪的活干完后,也会过来总社干活,有时还拿着一些稔子酒到外面卖,也能赚上一些钱。
陈志源苦着脸道:“不是啊,我们家很久没有出过稔子酒了。上次出到四十八号了,我们家是四十九号,应该到我们家了。你们不知道啊,我家的稔子酒多得已经占着我睡的房间了。”
“振华,现在我们怎么分出酒的号?”宋民也赶了过来,听到村民们这样说,担心地问刘振华。
因为一些原因,村里还是有几十户没有加入合作社。
不过刘振华他们也理解,像一些五保户或者单亲家庭,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只能在合作社这边做点小活,赚点生活费。
例如包装稔子酒、装纸盒等,这些都要人手干的。
刘振华想了想道:“这样吧,我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按理说,应该按照顺序排号。但这几天,我也听到一些叔伯说他们家的困难处。例如三叔,他家的老母亲不舒服要看病,急需用钱,所以我们是不是先照顾一下他家呢。”
陈学才拿着一个本子走出来,看了看里面内容,抬头道:“这段时间跟我说困难的社员,我都记下来了,我也有去他们家看过,也确实是困难。志源,要不这样,先照顾有困难的社员,下次再给你们排号,好不好?”
这次也就能照顾二十户,而陈学才登记下来的困难户,已经有三十多户了,这是非常头疼的事情啊。
陈志源见陈学才问他,只得点头道:“好吧,我们家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先照顾其他困难户吧。”
陈志源的妻子贾玉梅一听,气愤地剜了陈志源一眼,骂道:“陈志源,你这个傻瓜,你今晚就不要回房间睡了。”
“呵呵,不回就不回,我晚上与稔子酒睡。”陈志源摸着头笑道。
“哈哈哈。”村民们纷纷大笑起来。
大家乡里乡亲的,别人都有困难了,他们还在抢这个出酒的机会,就显得没有人情味了。
于是,村民们陆续回去了,只留了一些实在困难的社员在这里。
很快,陈学才就与宋丽芳定下那二十个社员,让他们赶快从家里搬稔子酒过来合作社这边装车。
那些社员们表示了感谢后,也急忙回到家准备搬稔子酒过来。
陈学才把本子合了起来,苦着脸对刘振华道:“村主任,现在我发现我们就算是一下子出了两千瓶稔子酒,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是啊,只能解决一部分。不过这只是开始,后面可能会有更多的订单,如果那个白总经常在我们这里拿货,那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刘振华解释着。
第75章 不是骗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