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95 六盘山上歌声扬[2/2页]

写在青春未老时 陌上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逐渐被电视荧屏上的抗日神剧和谍战神剧洗脑。我们视野中的先辈睿智无比,我们心目中的敌人呆痴愚钝。可透过历史,我们的先辈也是肉体凡胎,并非刀枪不入,反而是敌人准备充分,武器精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之所以取得胜利,并不是因为先辈们超凡脱俗,而是因为有一种信念给了他们力量,有一种精神赋予他们勇气。
      2006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同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将“不到长城非好汉”定义为宁夏精神。长征精神不单单是是一种地方精神,更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石和根本。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说的那样,“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长征胜利八十年华诞,我们能做的就是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长征精神在华夏儿女心中却亘古永存,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长征的史册定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纵使时光荏苒,如滔滔流水般一去不返,但有一种信仰早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不信你听,六盘山上的歌声依旧在飘扬: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2016年10月01日

095 六盘山上歌声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