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人,皇上让你去兵部一趟,把这次兵部呈上来的奏折送过去,帮新上任的兵部尚书交接一下事务。”高公公捧着奏折,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安素。
安素停下脚步,转身等着高公公走过来,“好,我这就去。”
高公公躲过安素伸过来的手,“这点小事儿怎么能劳烦驸马爷伸手,驸马爷只需要跟着奴才走即可,东西奴才自个儿抱着就成。”
“好。”
安素跟在高公公的后面慢慢走着,百无聊赖之际,高公公和安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听说这上任的兵部尚书刚上任的时候,很惹人非议呢,大家都不服气被这么一个年轻的人管着。结果这新任尚书郎新官上任三把火,让整个兵部不服气的人站出来和他比武,他输了就卸任,赢了的话,那些挑战他的人就要不眠不休地在城门上站五天岗。结果他把整个兵部都打服了。前些日子城墙上密密麻麻站了不知道多少个人,真的是有手段啊!”
“也是个人物,兵部的人也不想想,既然他年纪轻轻就可以坐到那个位置,肯定是有自己的能力的,怎么可能那么轻易被打倒。”安素说道。
高公公伸出他的小肥手摆了摆,“这位大人并不是曾大人想的那样凭借着自己能力上来的,而是……”
他靠近安素,压低了声音,“而是白大人力荐进来的,本来是推举他当礼部尚书的,结果不是让曾大人你给截胡了嘛。你说巧不巧,兵部尚书竟然在这个时候病倒了,皇上急需一个人先把兵部扛起来,这时候白大人连夜写了一封力荐书,甚至用自己的乌纱帽做保证,皇上因此不得不用了他。”
“敢问这位兵部尚书名讳……”事到如今,安素连对那次白、陈两家推荐的人选还不明了。
“于清和,听说也在锦城书院读过书呢,不过是在武官部。不知道曾大人可否听说过这号人物?”
高公公后面的话,安素一句话没有听进去。她的耳畔不断回响着“于清和”三个字,久久回绕。
高公公走了一段时间,发现身旁的人不见了踪影,转身发现安素愣在原地。他到底打小就生活在皇宫里,懂得察言观色。他瞅着安素问道:“曾大人,可是和于大人有什么渊源?”
安素一下子缓过神来,“不认识,我只是想到了旁的罢了。你也知道从锦城书院肄业就是因为那事儿……”
高公公自然也是不忍继续揭安素伤疤,“是奴才多嘴了。走吧,还有一段路程就要到兵部了。”
“好。”
过了一会儿,两人就到达了兵部,高公公把折子交给安素,“到了,那奴才就打道回府了。”
安素把折子抱在怀里,“好,劳烦高公公回去给皇上复命了。”
“本分而已,谈不上谢。曾大人快进去吧,奴才也回去了!”高公公把拂尘一甩,准备回去。
“高公公慢走。”
安素走进兵部,兵部里的人看到安素来了,赶紧行礼。安素示意大家忙活自己的就好,她独自一人走进内堂,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正趴在桌案前认真地写着什么。
曾经那么讨厌写字的一个人此时竟然安心趴在桌子上写东西,原来人都会变的。她还是没准备好和他说话。她转身离去,把折子交给了其他人,嘱咐了几句,就逃也似的离开了。那毕竟是和她青梅竹马、说要保护她一辈子的人,如今俩人却连当个陌路人都难。他已经是白家的心腹了,他是怎么取得白家的信任的?这中间的曲折,她不敢想,说是不敢想,其实是不敢面对。
让清和舞枪弄剑的还行,让他批改东西,他是真的不擅长。别的人一个时辰就可以看完的折子,他要整整一下午才能看完,偏偏新上任的尚书要处理的事情还十分繁多,这让他头疼眼疼脖子疼。
“大人,到时间了,可以走了。”
清和抬眼看着眼前的人,“我把这点儿全处理完,就走。”
“那属下先行告退了。”
“走吧!”
那人走了几步,又折回来,“大人,方才曾大人送来了许多前任尚书尚未处理完的折子。”
“曾……大人……有没有说什么?”清和顿了顿问道。
“没有,只是简单嘱咐了几句就走了。”
“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清和站在座位前,脑袋里再次浮现往日的种种,他和安素一起玩耍学习的场景,他曾说要永远当她的贴身侍卫……
一切都回不去了,从他娘亲被白家的人劫持,白素棠问他是否一辈子都要当曾家的狗,他想起冷欢的话,犹豫了。他选择成为白家放在曾家的棋子,从那时候起,他就已经回不去了。
白家和曾家到底是亲家,他以为白家只是想窥探曾家的秘密,谁想到他们是想屠门。他阻拦着,和白家的人吵了起来,这一切却被冷欢看见了,他怕被安素知道自己背叛了曾家,只好对冷欢痛下杀手,冷欢是他杀的……
他的手也沾满了曾家人的血。他忘不了那些熟悉的人死在白素棠剑下的样子。兰仙认出了他,叫出了他的名字,因此被他一剑穿喉,兰仙的目光,他现在都忘不了。那些人的脸整日出现在他的梦里,他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他们向他索命,他回不去了……
安素基本可以确定一切都是白家在捣鬼了。她回到家,把安之叫到房里,“基本可以确定了,一切都是白家在捣鬼。”
“白家?他们怎么可以对我们痛下杀手!”安之想到这一路上的杀手,心凉了半截,他本来以为是陈家在搞鬼,可是冯平志让他打消了疑念。陈家但凡想要他的命,那次抓人扔下来的就不会是大网而是刀剑,这一路上他都不知道能死了多少
清和倒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