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苑,一路上两个人什么话都不好意思讲,很是尴尬。
刚回到小别苑,门一推开,张伯正坐在屋内打瞌睡,猛一惊醒,看到他们俩一起回来,还穿着一刀吴的衣服,愁上了心头,上前劝道:“王爷也太不懂事了,中秋之夜,怎么能就这么跑了。”
“前几年也跑过好几次,不碍事的。”
“王爷跑到这里,也好歹告诉我一声,让我好找。”
裕诚现下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再作声。
小雪见状,帮裕诚打起了哈哈:“张伯,城门关了现在也回不去了,我们去给王爷铺床吧,不然王爷睡哪儿呢,对吧。”
张伯不满地叹一声气,冷道:“我去就行了,谢姑娘早些休息吧。”
小雪和裕诚相互看了一眼,心里对张伯满是歉意。
裕诚在小别苑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张伯将马骑到裕诚身边,劝道:“王爷还是别往小别苑走得太多,万一让忠亲王发现了,怎么得了?”
裕诚没有说话,仍由马儿信步。
张伯继续劝道:“王爷也不要忘了,王府里不仅有王妃,有十二个娶回来的妾氏,还有大大小小两百来号人,王爷胡闹,也要有个底线。”
裕诚突然猛地扬鞭一抽,马声嘶啸,奋力向远处跑去。
张伯摇了摇头,忍不住深深担忧。
中秋后的几个月,裕诚再没来过,小雪那天,也只有阮柳柳来陪,她站在门口忍不住张望了许久,确定没有人再上山来。
阮柳柳问道:“你在看什么。”
“哦,没什么……”
小雪闷闷地将门关上,阮柳柳看她的样子,已经猜到七八,突然心里有些难过。
隆冬过去,又是新年了。
大年三十,裕诚将阮柳柳接到了小别苑。
小雪好几个月没见到裕诚,微微福礼,裕诚不过礼貌地点了点头。
“进宫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你要记得,你是江州怀远镇孟教渝的三女儿,孟佳莹。”
小雪认真答道:“我知道了。”
“正月十六,我送你去献恩门。宫里规矩多,到时候还得检查声音、身体,还有带的衣物。”
“别的还好,检查身体,是查什么?”
裕诚解释道:“主要是身体不要有疤,有奇怪的痘症。”
小雪反手摸了摸自己的背,担忧道:“小雪背上,有去年冬天留下的鞭子印。白大夫说过,那些疤应该会跟一辈子,消不掉了。”
阮柳柳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别急,我来想想办法。”
裕诚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三教九流,我总认得一些人。楼里的姑娘哪个身上没疤没痕的,只是有些严重的,都会去找胡子医弄张贴在身上的假皮,如果不仔细查,是看不出来的。”
“宫里查东西都是想方设法往细处查的,怕不好糊弄。”
张伯笑道:“塞点银子就可以了。”
裕诚不解:“塞银子?怎么塞?”
张伯续道:“到时候谢小姐在贴身衣物上缝两张银票,不要缝太紧。那些个检查身体的嬷嬷一看就懂,自然就能糊弄过去了。”
小雪点头道:“我懂了。”
裕诚继续对小雪说:“如果顺利进宫,我会找机会去你学规矩的地方,你留意我对你说的话,无非是日子和什么衣服,或者戴什么珠钗之类的,一定不要弄错了,庄妃会根据这些线索找到你,要你去伺候她。”
“我知道了,我一定留心。”
裕诚看她一副慷慨进宫、毫无戒备之心的样子,心里反而极不是滋味,又问道:“你真的要进宫吗?”
小雪倒觉得他问得莫名其妙,笑道:“王爷,我们都准备了一整年了,哪里还需要问这个?”
裕诚看她一点惧怕都没有,突然发起脾气来:“你到底知不知道宫里多危险?”
小雪被他唬得傻了眼,不知道哪里不对了,惹他发火。
阮柳柳忙移步过来,笑道:“今天是大年三十,王爷吃过饺子再走吧。”
裕诚移开了眼,语气变得淡淡的:“走吧,吃饺子去吧。”
罗嫂在前面张罗着包饺子,大家就都坐在大屋里,包起饺子来。
罗嫂笑着劝裕诚:“王爷,也一起包一下吧,过年就讲究这个气氛。”
裕诚慢慢坐到方桌旁,坐下包饺子,他拿了一块皮,加上馅,笨手笨脚地捏不好褶子,将这包着肉馅的畸形包子扔在一旁,拿起另一张皮来。
裕诚心里烦就包不好,包不好心里更烦。
坐在对面的小雪看不下去,起身走到王爷身边,说道:“王爷,别浪费粮食,我教你包吧。”
她把裕诚的一只手张开,放上一张白皮,移到馅碗里,舀出一点放上,然后抓上他另一只手,把饺子皮对折捏好,压着他的手指,一点一点把饺子捏好。
裕诚傻傻呆呆地看着她的脸,心思全然没有在这饺子上。
小雪平平常常地笑道:“这样就捏好了,是不是很简单?”
小雪弯弯眼睛恢复原状,刚好对上裕诚炙热的眼神,突然害怕起来,慌慌忙忙地坐回对面去,自顾自地包起饺子来。
阮柳柳不悦,只是把饺子放一边,别开眼看别处。
“第一锅饺子来了。”
罗嫂的话音里透着新春的喜气,她高高兴兴地端上饺子,丝毫没察觉这几个人之间奇怪的气氛。
几个人洗了手,吃起汤饺,安安静静的,罗嫂对张伯使了使眼色,张伯闭着眼微微摇了摇头。
等到饺子碗空了,张伯向裕诚提道:“王爷,咱们该回去了。”
裕诚不敢看他,只嘴犟道:“天色不是还早吗,晚点再回去。”
“王爷,去年咱们就没在家里过三十,今年绝对不可以再留在外头了。”
裕诚沉默不语。
“王爷,别忘了,你可是一家之主。”
裕诚呼气的声音在安静中粗得有些过分清晰,他最终还是起了身,往门外走去。
中秋私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