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尚青竹在阳光下打开手中的包裹,心中马上长满了阳光,开出一片金色。
只见那信封中夹着一摞边疆美景的明信片,其中一张写了字,还有张贴了好几片干花瓣,吟吟的笑语逸出纯香:“你在今年秋天问过我,边疆的四季是什么样子?想让孩子们想一想祖国西北的美丽。我买了这些明信片寄给你,请分给可爱的小朋友们。边疆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去年采下第一瓣格桑花的时候已是五月,不知这样的干花瓣是否能让你想象边疆春天的气息,可以和孩子一起写出美丽的诗句?很抱歉今年的零花钱用完了,没有办法再买好吃的给孩子们。等我攒到钱,会买葡萄干和杏干寄给你,请孩子们尝一尝西北的香甜。我猜着信到的时候,春天已悄悄叩响你们那边校园的大门,要让孩子们用新年的笑声酬谢园丁的辛勤!”
“呵呵,你自己不过还是个高中生,一口一个孩子的!”尚青竹看着那娟秀活泼的字迹,不由轻笑!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个在明信片上署名“荣立涵”的笔友,是那一次诗集发布的作者见面会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女孩子,还在上高中。要不是因为她爸爸恰好出差路过省城,可以顺带陪她赶来,这位作品同录入一本诗集的女孩还没办法独自乘坐几天几夜的火车,经过几个省区的路程,来参加会议与活动呢!
一缕皎洁的甘甜直沁入尚青竹的心脾!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活泼积极的荣立涵发言时,他的印象却是那样的深刻,感觉像高山上的白雪将晶莹融在春天里化成泉水一样清澈的清凉……
轻轻拿起花瓣,向阳光下照着看其中的纹路,尚青竹忽然感到有温暖而让人亲近的风迎面而来,春天,来了!
——
因为这年春节不知多了几倍“噼哩叭啦”“砰——叭——”作响的鞭炮与高升炮的响声撒播着充满硝烟的年味。这厚重的年味让尚青竹是真的感受到:因着祖国南北方经济的带动,发展的春风也送达了他们这方乡土。
彩色的开心与快乐在村里奔涌着!
这年的春节,整个村里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人们相互问候时,走家串户拜年时,多了可口的糖果、点心,添了可以挺直腰杆拿得出的烟酒与礼物。不少村人身上已不再是臃肿的老式棉袄,即使少见县里流行起来的羽绒服,也换了有着挺括面料的厚外套。年轻女人与孩子们身上更是多了花色不同的毛衣,欢欢喜喜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可过了元宵,开心与快乐的气氛被催促而来的告别击退。
闷头预备新学期课程的尚青竹,一次又一次听到尚守田夫妻议论哪一家的伢要跟着爹娘或亲戚出去打工。
这还是因为春节前,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人们,包中有了钱而多出的底气与兴奋,闹腾得村邻们的心止不住渴望与加速搏动着。所以在春节期间细细打听了消息之后,或是三五家的男人相互帮带着去熟悉的工地,或是一家亲戚一起拉扯着往南部开发区,或是几家的姑娘相约了到江南的服装厂、鞋厂,就连花妮舅舅家的两个表哥也跟了出去,惹得花妮妈不放心,特地跑来问尚青竹,那打工的地方离家乡有多远!
成年后的尚青竹一直被许萍埋怨着有些性格内向与腼腆,对村里这些事不会热心的打听与关心。他只会借着晨间刷牙、倒洗脸水的功夫,站在屋外,目送背了大包小包行李的乡亲依依告别了家人,迎着春风慢慢消失在乡路的尽头,将亲人的不舍特别是孩子的哭闹声抛在了身后。
没人知道尚青竹此时心里的烦恼——那出去打工的人群里,不但有着他的表亲、同学,还有几个不满十八岁的伢子。其中几个是去年或前年初中刚毕业,有两个却是自动放弃了初三课程、不过十六岁的伢子。
“他们还没满十八岁,还不是法律上说的成年人呢!”尚青竹有些止不住的担心与难过。
许萍无所谓:“他们又不像你,读书不好,再读下去也没什么用。由他们的爹和叔带着去工厂,不要讲年龄,谁会计较有没有十八岁咧?听他们讲,现在很多工地和工厂都缺人咧!要不是你叔的腿不好,他也很想跟着去。你大妹妹前两天还闹我咧,说她也想赶快初中毕业,跟着隔壁李奶奶家的娟姐出去,说娟姐今年回来穿得可漂亮了!”
尚青竹牙刷掉到了地上:“她还没有上初中呢!”
第53章 春至春回春意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