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全是新的!四处流淌着新的气息!
除了两间用老厂房改的杂物仓库与自行车棚,县里第三高中从围墙到教学楼,全是新的!
这是尚青竹背、拎了行李,跟着谭健走入这所县属高中的第一印象。这与他看到过的县城第一、第二高中是不一样的!
县城第一高中建于一九六几年,从最初的几间瓦房发展到现在,教室、教师办公室、操场等像乡中、乡小一样,是逐年增添的。最新的五排教室是在一九八几年翻建的,一九九零年之后得到一步步的修缮。2000年后,建了一栋新的教学楼。
县城第二高中是1998年建的,尚青竹记得,自己第一次带着几个学生来县城里参加语文竞赛的时候,站在工地边张望过。其中的教室与办公室是直接利用原来县卫生院的两栋楼,只不过翻新了内外墙面、房中的水泥地坪与楼梯。花坛、宣传栏与围墙都是原来的,只是将后面的小花园改造成为操场与篮球场。
可眼前的第三高中却是这样崭新,这样漂亮!一处处像油亮的板栗果,从发黄的毛壳中跳出来一样,让人看着心里就盛满了油亮的欣喜与满足!
谭健看着身边的年轻人睁大了眼睛,脸上涌出了惊喜,欢欣地看着眼前的校园,笑着叮嘱:“我知道你喜欢打篮球,可篮球架是新装的,下面的水泥还没有干,架上的油漆也是昨天刚刷的,先不要心急!到宿舍安顿好自己,去总务买饭票,吃过饭,到校园里转一转,再到后面的操场上看看,熟悉了环境,好带新生。升旗台先不要上去,地坪还没有做呢!”
“嗯——嗯”尚青竹连连点头答应着,跟着谭健往宿舍楼走去。路过三层教学楼的时候,他内外张眼粗看,却被一眼的新色惊喜到了!
教学楼是用水泥、红砖垒砌的。教室明显比罗桃的教室要显得宽、显得高,其中的教室刷了雪白的墙皮、绿色的墙围,不像几所乡中就是泥灰抹的墙体。讲台与讲台下方的课桌椅都是新的,表面平整光滑,再不见坑坑洼洼的痕迹。黑板不是水泥平抹在墙面上的,而是悬挂在墙上的系列推拉组合板,看着就让他想在上面好好写两笔。
“呵呵,漂亮吗?我三年前在县教育局开会的时候,局领导讲,我们县预备在五到八年内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县里特别重视教育这一块,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难不能让学生难,所以筹建第三高中的计划是几年前就安排好了的,连年划拨专款。现在这所新的高中,地方是稍偏了一点,在县城边上,可学生与家长见着了,都愿意来读……”
两人正说着,宿舍内,听到动静,迎出了一个高个子年轻男子:“谭校长、小尚老师来啦。”
“嘿嘿!”
热情的笑声蹿出,年轻人主动接过尚青竹手中的铺盖:“快来,我等你小半天了,床和桌子已经擦了过灰。”
谭健为尚青竹介绍:“他是我们新招的物理老师,樊勤,省师范大学的本科生。”
“谢谢你!”一句“师范大学的本科生”,没来由地,让尚青竹心里一虚!
在这里,他已不再是拥有学历第一的老师!之前那种再提醒自己谦虚也有着心底挡不住骄傲的心思,消散了!
樊勤将尚青竹的行李放在右边的床铺上,眨了眨眼:“我与你一起参加的招考笔试与面试,在排队候场的时候,我就留意到你了。你可真勤奋,一直在看书!”
“啊……蒙你夸奖!”尚青竹面上盖起了害羞的红布。
虽然谭健向县里汇报,说明了他的情况,给予他参加招考的机会。可参加招考笔、面试的时候,他深恐通不过考试,反复看着资料、模拟问答,根本没有留心其他参加招考的人。
“呵呵,你们两人自己交流,到五点就可以去食堂打饭了。饭票小樊知道在哪里买。我去图书馆看看新进的书。”谭健交代了两位年轻人,出门。
“我们学校,有图书馆?”送着谭健下楼,尚青竹惊讶。
他听回村看望外祖母的周晓小带着几分小得意讲过,县第一高中的图书馆不小,有数千本可以借来看的书。除了各科参考书,还有不少小说名著、散文集等。一些热门的书借阅的同学比较多,掉了页,老师还安排他们学生团员利用休息的时间补呢
第75章 新校新岗新气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