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7章 向涛向阳向万里[2/2页]

桃李尚荣 竹正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必须不断促动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创新,让他们能够带领着学生大步向前!”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联结起来?与锋盛共同创新、丰富这个互动互学的品牌课堂网络?”带队的区教育局负责人倡议着。
      “好啊!”“当然好!”“我们很高兴!”……十几位学校负责人异口同声,向汪宏伸过手来。
      “欢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共同努力!”汪宏高兴地伸过手。
      十几位学校负责人的手,在学生们认真、积极的讨论声中,紧紧地搭在了一起!
      ——
      “涵涵,你们一家又要带宝宝去海边吗?听说小尚做了社区志愿者,周末要免费为这边几十个居民区的小朋友开‘红色文化讲堂‘革命历史故事会,是不是呀?”
      雨后,碧空下的东海市,散发着新鲜的清香。太阳冉冉起,撒播着金色的笑声。
      推着婴儿车的一家人,走向海边新建的公园,路上,不断有邻里们热情的招呼。
      荣立涵妈妈高兴地回应着:“我们小尚参加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准备好了材料,这会儿,要带着宝宝去看看海!”
      “你们小尚是优秀教师,这讲课肯定一流的。到时,我让我家小外孙来听听。”看尚青竹夫妻冲自己点头、打招呼,李阿姨开心不已。
      尚青竹笑着说:“故事不是我讲,而是引导孩子们讲。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几位邻里更加支持:“噢哟,那太好啦!我赶紧和老何他们去说说,带孩子一起参加!”“哎呀,小尚成了青年骨干教师,倒没想着开班、带课赚钱,反而到社区无偿服务啊?”“上次我问老荣,他说女婿是按着国家倡导的教育改革方向走。”“这样的教育方向是对的呀……”
      可能是听到邻里的赞许声,婴儿车的孩子兴奋地看着父母与祖辈,呀呀学语。尚青竹轻轻将孩子抱了起来,让阳光洒在孩子身上。
      看尚青竹和孩子的脸上,撒满阳光,荣立涵想到前舰职校的学生们在国际大赛中先后取得的荣誉,以及近几届毕业生连续实现的就业率提升,高兴着,揶揄丈夫:“竹子,你好像出名了,人气很高啊?”
      迎着阳光向前走着,尚青竹已能听到海边渐渐清晰起来的涛声,回应妻子:“人气高的,不是我,而是我们的教育发展!”
      这话,不是他说的口号,而是丁贤隐回乡定居,预备运用知识、经验与积累,协助县里,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前夕,对他和汪宏说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教育发展克服了各种困难,在坎坷与波折中坚持改革,结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与群众教育需求,赢得了持续进步与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让桃李繁荣、硕果丰收的教育之路还很长。这还有待你们进一步探索、努力创新!带着孩子们像水一样,怀抱着志向,从河到江,向着万里海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海涛声声,似乎几代教师的叮咛,呢喃在尚青竹的耳边与脑海,让他忍不住扛起孩子、挺起胸膛向着大海,大声呼喊:“加油……”
      荣立涵听到手机响了,拿起来看,是郑秀萍打来的视频电话。
      视频通了,露出的,是吴向一家的笑颜!
      见尚青竹凑过头来,吴向骄傲地邀约:“竹伢子,丁老前辈正指导我们民办小学与晓小师妹的乡小合作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没准会超过你们的特色品牌课程,敢不敢,和我们比一比?”
      尚青竹见他脸上的颓废一扫而空,斗志满满,笑着答应:“良性教育竞争,有什么不敢?涵涵也跟着奚远校长,打算联合谭校长带领的县职业高中,试点创新课程呢,要比咱们一起比!”
      “我赢了怎么办?”吴向不服气,在屏幕那端拎着孩子的小拳头挥舞。
      “赢了呀?”尚青竹迎头,看着浩瀚的海面上,滚滚的浪涛乘着风、迎着阳光涌来一层层金色,拍打着堤岸,“培育桃李的范围大着呢!我们就继续创新,继续比,比到你我白发苍苍、比到我们的后辈可以承接着桃李繁荣的志向,更向前行的时候……”

第157章 向涛向阳向万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