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挂着一轮毛月亮,清冷朦胧。
“吱吱咕——”
漆黑空旷的山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鹧鸪的叫声。
草丛里????,突然伸出一只鸟爪似的大手,“就是这儿了。”手爪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凑到鼻子前嗅了嗅,“这是青膏泥,就在这底下没跑了。”
后面几人全都兴奋起来。一憨壮汉子肋下夹着几柄铲子,咧嘴笑着,“赶紧挖了墓,找了宝贝换钱,我好回家娶媳妇儿。”
旁边立着的风*马蚤*妇人噗嗤笑道:“有宝贝给了老娘岂不是更好,还换它做什么?”
身后望风的矮子听了忍不住嘲讽,“有了钱什么样的黄花闺女娶不到,找你个半老徐娘做什么,又不缺娘。”
憨汉也把脑袋摇成拨浪鼓:“对对,不给你,不给你。”
“你们!”妇人气的柳眉倒竖。
“好了,别吵了!”领头的是个病痨鬼似的老头儿,他甩掉手里的泥土,“不想发财,就趁早滚蛋!”
那三人全都闭了口。
原来这几人是来倒斗的土夫子。他们这一派最早就是出身于挖土工人,这就是著名的“长沙土夫子”。所谓“土夫子”最早是靠卖黄泥为生,而黄泥中的上上珍品糯米泥就是唐宋时期土葬时所用的回填土。
天天做挖土的苦累活计,他们可比一般人更了解土壤。偶尔在挖土卖土的过程中居然能挖到几件文物换了不少银钱,这让他们发现卖文物可比卖土赚钱多了。
虽然从古至今挖坟倒斗一直是砍头的大罪,但钱财动人心,他们暗自做起了倒斗的营生,并渐渐成为倒斗中的一派。
也正是因为土夫子是挖土出身,所以他们格外重视“看土”这个技巧。土夫子识别古墓最讲究“一看二挖”,“看”就是看封土堆究竟是人工堆积还是自然形成,“挖”就是挖出样土,看夯层和湿度。
土夫子们有句俗语:“找到青膏泥,棺椁就在底”。青膏泥非常细腻,粘性大,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古墓多以青膏泥封墓,达到让棺椁千年不腐不坏的目的。
蔚城是三朝古都,不知隐藏着多少大小古墓。然而蔚城多雨水,他们带的洛阳铲不太好使,全凭那病痨老头这闻墓土的鼻子之术。几人在此地盘桓了大半年,直到今日才发现这么一个古墓。
老头儿潦倒半生好容易有了翻身机会,只觉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发掘,取他个成千上百的宝贝,从此便可金盆洗手,颐养天年了。
可瞅瞅身后那几个帮手,眉头却拧了又拧。
矮子手中的洛阳铲运动如飞,很快便出现了一个半人高的盗洞。几人带好工具、连同朱砂、黄复制和黑驴蹄子等辟邪之物,悄悄下了古墓。
这墓不大,看起来也不甚隆重,可能只是普通富户的墓。病痨老头遵着老传统,在墓室东南角摆放上一支点燃的蜡烛,这是祖师爷留下的规矩,也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默认契约。若烛火灭了,就说明墓主人不许来人拿他的东西,也就是“灯灭不摸金”。
病痨老头随即又举着一只气死风灯照亮,扣扣摸摸了半天,在后面几人等的不耐烦前终于高兴地说道:“墓主可是南北朝的哇!”
除了憨汉,另外两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不是近代的墓就好,哪怕几个瓷器都能卖出个好价钱。
墓中安安静静并无异状,老头点点头,几人继续往主墓室行进。突然,憨汉惊喜地叫了一声,从地上捧起了一个瓷碗,开心道:“我寻到宝贝了!”
老头提灯一看,忍不住骂道:“笨蛋,你仔细看清楚,那是古董吗?不过是个家常用的粗瓷碗……”
南北朝的墓里怎么会有现人用的粗瓷碗?
“坏了!”老头一拍大腿,“这墓让人盗过了。”
果然,走到前面的椁室时,那上面竟然有十来个盗洞。
“完犊子了,白挨累!”憨汉沮丧地一屁*股坐在地上,白挨了大半年的累,到头来连个媳妇本都赚不到。
老头心痛如搅,却不肯就此罢休,咬咬牙走上前,对那风*马蚤*妇人道:“看看还留下什么没有?”
妇人见是空墓,心里已是很不自在,又听那老头唤已,拉着脸噘着嘴上前摸尸。这倒斗之人中有专精此门道的。掌握的是望,闻,问,切四字要决中的切字诀.
切为把脉诊断之意,指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先头后口至月工*门最后到脚,作为无所差池.必然为心思细腻者。
那棺椁中是一具女尸,装裹的值钱陪葬品全
第一节 古墓明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