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黄昏,护国寺里沉重的梵钟被重重敲响,传出悠扬清远的钟声。
僧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经卷,向大殿方向聚集过来。
大殿后的一处小佛堂前,一位老僧正盘膝坐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四周燃着无数盏莹莹的青灯。
那老僧身披黄色袈裟,头戴僧帽,雪眉霜鬓,长眉一直垂到耳下,虽满面深纹,却面色红润有光,慈眉善目。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老僧睁开隐藏在褶皱里的眼睛,一双眸子不似行将就木的老人,反而清亮如泉。
“慧因、慧果,你们进来。”
外面走进来两位僧人,一位身形高大,浓眉虎眼,炯炯有神;一位身材颀长却极为干瘦,紧抿着唇角,嘴角边有着深深的法令纹。
“师叔——”
原来这位老僧是护国寺创寺高僧之一,觉明法师的师弟觉空法师,此时已有九十余岁了。
他与觉明法师一般修习无尚佛法,与之不同的是,觉空法师与达摩祖师般曾面壁四十余年,刚刚结束面壁,他便感到自己大限已到。
见两位师侄面露悲色,他却双手合十道:“你们二人不必如此担心,虽然我涅??之时已到,但也是我再生之期将至。
在我涅??之后,会转世为灵童,再临人间。”
慧因、慧果忙合十,口念佛号。
突然,外面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平地卷起一股旋风,有的僧人躲闪不及,被卷入其中,越卷越高,吓的狂呼乱叫,一片慌乱嘈杂。
慧因、慧果不由向外张望。
“不过一阵大风,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慧果不悦地沉下脸,嘴边的法令纹抿的更深了。
慧因则声如洪钟地回道:“若是个个稳如金刚,那便也不必修行了。”
“你——”
慧因回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儿。
“阿弥陀佛——”觉空看着眼前这两位与少年时性情无二的师侄,心里不由叹气,这两位很可能是指望不上了。
“师叔——”两人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罢了。我涅??之时已通知了京城平安司,等我涅??后,舍利子便由平安司保管吧!”
二人一听,不由一怔。
那舍利子乃是高僧涅??时留下的无尚之宝,蕴含着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且具备充沛的佛法之力,无论对正道还是邪道的修行皆有巨大的好处。
一般高僧留下的舍利子都由其弟子或者其所在寺院的僧人们保管,可这次觉空却想要把舍利子托付给平安司。
这让二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慧因性格直接,当即便问:“师叔,那平安司不过是大晟开国后由一群闲散异人组成的官署机构,何德何能保管这珍贵的佛宝?”
慧果没说话,但看他那深入刀刻的法令纹,也能知道他也不乐意将舍利子拱手让人。
就算不能借助舍利子修行,把它留在护国寺里,让香客们源源不断地来瞻仰供奉也是好的。
也不知师叔在老糊涂了还是怎地,居然要把佛宝留给一群外人。
觉空摇摇头,他修行这么长时间,早已开智开慧,眼前两位师侄一思一念皆逃不开他的眼睛。
一个粗心武断,醉心武艺,佛法不精;
一个工于心计,城府颇深,贪利好名。
况且二人从小一直争到大,舍利子托付给谁,都会引起另一人的不满和明争暗斗。到时候,留给护国寺的不是佛宝,而是灾祸了。
所以,觉空才准备将舍利子托付给平安司,顺便将寻找转世灵童的重任也一起托付。
可不知为何,平安司的人久久不到。
一道带着血光的黑气直冲天宇,在天空中炸开,显露出一张狰狞的修罗面孔。
“唉——”
觉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师叔?”
觉空自觉时候已到,遂再次嘱咐二人。
“自古神与魔、正与邪只差一线。一念之差,就会沉沦于无边苦海。世上苍生,无不沉溺于贪、嗔、痴、恨、爱、恶、欲七罪,然而心离正道便会落入魔道,一旦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师叔——”
觉空扬手止住二人的疑问。
“如今,魔道正是数百年一次的大胜之期,各种劫难将至,此乃天意!”
二人听了,这才紧张起来。
慧因问道:“师叔,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
“无邪正不能彰;
无正邪不能行。
一切顺应天命吧!”
觉空话音一落,便闭上了眼睛。
双手打了个手印,身子
第一节 舍利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