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袭来,吹得寇眉生打了个喷嚏,正有点昏昏欲睡的时候,寂静的夜空下忽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尖叫。
她微微一愣,转过头下意识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短暂的安宁后,不多时,院子外就亮起了数簇火把,杂乱纷繁的脚步声混着喧闹声,仿佛又将阒寂的夜色提前拉扯到了人声鼎沸的白日。有太监宫女在院门口张望,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报告。
上一秒还沉浸在梦中的封白已经穿戴好打开了房门,眼中没有任何睡意,皱着眉头高声问道:“怎么回事?”
太监这才急忙跑进来禀报:“清泉宫那边来人说,有一伙自称是禁卫军的人闯进里面,说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捉拿潜逃的刺客!”
听到大将军三个字,封白立刻黑了脸:“胡说,禁卫军怎么会大张旗鼓在这时候突然来搜查皇宫?”
他顿了下,看向一旁睡眼惺忪爬起来的侍卫:“赵斯,你不是说刺客逃走了吗?”
昨夜有人在大将军里行刺连决明,据说此人逃脱,藏在了民间。但事实究竟如何,这也不过是大将军府的一面之词。
禁卫军首领是大将军的亲信,又是从哪里得到消息,知道他府中出现了刺客?
赵斯心虚地答道:“我也不知,只是今天几乎把金陵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见刺客,所以才以为逃走了。”
封白的脸色更冷了,眉头紧锁:“宫里竟放刺客跑进来伤了人,你们是怎么守卫的?传出去想让大家笑话?!”
赵斯自知失职,马上道:“是我疏忽了!”
“刺客现今在何处?”
“还……还没有抓到,已经命人各处搜寻了,势必在天亮前找出来!”
“这件事暂且不要惊动皇上,”封白大怒,沉声喝道,“伤了人还来去自如,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如果这刺客真有其人,的确是刺杀睢阳王的人,那他怕是要担上一个守卫不力的罪名。稍一不慎,还可能被诬告窝藏逃犯。
这种莫须有的罪名一旦被安上,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况且,大将军近来动作频繁排除异己,不思团结官员一致对外,反弄得臣子人人自危,他若因此也被诬陷,只怕难逃一死。
话说完,封白径直出了院门,一群年轻的侍卫则跟在他身后朝着清泉宫方向急急忙忙而去。没有人注意到,榕树上的树叶被拂开,露出了寇眉生若有所思的脸孔。
宫中向来戒备森严,里三层外三层都是来回巡视的侍卫,几乎达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头一次听说还有人竟敢单枪匹马闯入。
先不说刺客是什么目的,单论他能逃过这层严密的防护网就证明绝非等闲之辈。
不过他这样一闹也好,至少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另一边去了,给了她充足的时间安然离开。要不然,被人发现她大半夜不睡觉,偷偷逃出房间跑到树上来,兴许也要被当作心怀不轨。
说起来她其实也没有一定要凑热闹的想法,纯粹是抱着看戏的态度罢了,而且她担心如果真有刺客,这刺客是不是跟肖叔叔有关。
想起封白不久前叮嘱她晚上不要随便出门的话,寇眉生在树上坐了一会儿,见离这不远的清泉宫灯火如昼,已经吵闹成一片,悄悄地顺着树干滑下来,沿着原路返回。
正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房中,哪知刚跨出门几步路,迎面就见一队侍卫举着火把气势汹汹地过来了,一边走一边还大声嚷嚷着“仔细搜”之类的话。
她眉头一皱,不得已又退了回去。
更奇怪的是,这些前来查找的,来历不明的侍卫不是内廷的,看样子,倒有点像禁卫军。
眼看侍卫涌进来,将里里外外搜得差不多了,她以为终于可以放心下来时,有一个侍卫却回头向着树上望了一眼。
寇眉生心一惊,屏住呼吸,不能这么坐以待毙,与其等着他们怀疑之后过来搜,不如先找个其他法子脱身!
眼一瞥,发现树枝一端贴着厚实的墙壁,旋身就爬了上去,她侧头看看那边的侍卫已经退回来,只好从一丈高的墙上跳下了另一侧。毕竟不会什么功夫,即便身手矫健,但这高度还是让她在落地的时候崴了脚。
“我看见有个人影跳到墙那边去了!一定是刺客!”
“追!”
院子里登时喧哗,如梦初醒般地嚷开,似乎有许多人朝外面奔跑追来。
刺客?你全家都是刺客!
还好没伤到筋骨,寇眉生一瘸一拐小跑几步,利落地推开了角门,像是只行动灵敏的野兔,迅速地小跑起来。
就在拐弯时,面前忽然蹿出一个黑影,幸好她反应及时刹住了脚没有撞上去。
“你……”
“嘘!”那人刚说一个字,寇眉生已冲过去捂住他的嘴,不由分说将他用力拽到了旁边半人高的花丛里。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风刮得更大了。
纷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五六个人追了过来,她逃走的这条路其实已经十分偏僻,除了打扫的下人平时几乎没有什么人经过。
第七十五章 宫廷之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