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有一种从天而降的蘑菇[1/2页]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没钱氪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蘑菇...是个好东西啊!
      长在地上的蘑菇,吃了没逝。
      顶多一人躺板板,全村等开席。
      从天上掉下来的蘑菇,那就问题大了。
      大半个广岛的人,都得一块躺板板。
      核弹的制造,难就难在原材料。
      当然,这里说的原材料并非一般的铀。
      铀有贫铀与浓缩铀之分。
      贫铀就是铀238,不适合参与裂变反应的铀同位素。
      贫铀在坦克装甲、和穿甲弹等方面,有着大量的应用。
      可见这东西其实并不算稀缺。
      真正稀缺的是铀235。
      它在天然铀矿中的占比率,不到百分之零点七。
      如何从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铀238之中,提取出可用同位素铀235,这才是核武器制造的关键难点。
      两种铀同位素几乎一模一样,彼此之间的差距,只有那不到百分之一的原子质量区别。
      制取浓缩铀的核心难题,就是如何利用这微不足道的质量差距,将它们二者分离开来。
      当初曼哈顿计划,米帝可是花了足足二十五亿刀的资金。
      光是采用电磁分离法的项目组,为了修建磁场线圈,就用掉了从美国财政部库房里提取的一万四千多吨白银。
      而这只是四种提取法的其中一个。
      四个方法同时上马,加上配套的人力物力,才喷掉了足足二十五亿刀。
      要知道那可是四十年代、依旧处于金本位时代的二十五亿刀。
      按现在美联储的放水率来计算,说等同于现在的两万五千亿刀都不夸张。
      苏文想想都有些麻爪。
      这种活计,玩的就是一个国力。
      要么跟老美一样,舍得拿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往里砸,造数万台离心机;
      要么跟老中一样,能发动数百万的人力,靠锤敲磨碾、‘手打铀黄饼来完成初步提纯;
      否则想都不用想。
      不过...
      还有一个前提,是技术没有发生迭代。
      有跨时代的技术,这都不是问题。
      大灾变前的核燃料提取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远没有冷战时期那么夸张。
      但在纳米锻炉面前,那就又不够看了。
      “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和设备,”
      “制造一枚十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大致需要多少浓缩铀?”
      苏文问道。
      【至少五千克。】
      系统的电子音平缓说道。
      “五千克...”
      提炼一公斤武器级浓缩铀,大致需要两百吨铀矿石。
      苏文有点牙酸。
      他可没有铀矿石。
      华国的铀矿可是远在大西北,要么就得去小太阳家里找,都是他遥不可及的存在。
      只能靠滤海水。
      的确,靠海水过滤,可以获取铀。
      海水不仅含铀,还含氚、氘呢。
      问题是就那稀得要命的富集度,想提取它们,都是耗时久、规模大的超级工程。
      别的不说,光是处理水的提取工厂,日吞吐量若是少于百万立方,每天收获的铀,估计都装不满一个水杯。
      “这是长期工程啊!”
      苏文一脸纠结。
      不仅长期,投入还大得很呢。
      要不然也不至于,大灾变前就那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器。
      他要是在海边部署一座潮汐筛网,半年时间能攒出满足一颗核弹的浓缩铀来,就算不错了。
      当年小太阳哪怕有铀矿,都还憋了几十年呢。
      如果提取氚氘的话,其实也一样。
      制取重水,要频繁进行电解,大规模电解水,同样需要大量耗电。
    &

第15章 有一种从天而降的蘑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