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也有理由认为,他们在社会学上的造诣,同样不低。”
      “现场解析出汉语的文字意义、语法逻辑和使用方式,并非不可能。”
      在淮安连线此地的王教授,如此说道。
      他算是这些人里第一批和‘未知文明产生接触的研究者。
      对对方的科技实力最为信服的,也就是他了。
      “可是...要分析,总得有样本吧?”
      “这么短的时间里,它们上哪儿找样本去?”
      有人立刻提出了不同意见。
      “你忘了?咱们的宣传录音可是放了一路。”
      “就那么一篇宣传稿,才几个字?”
      “这么点素材,也不足以到能成为完整样本的地步吧...”
      有意见就有异议。
      很快,众人又开始讨论起这个猜测究竟有几分真实性。
      随后...
      沉思了片刻的武刚霆,又提出了另一个更可怕的可能性。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
      “如果,不止是我们公开广播的宣传录音,”
      “连我们通过其他方式传播的信息,它们也能听得到呢?”
      “比如说和前线的无线电通讯,以及通过网络发送的信息?”
      武刚霆摸着下巴,
      “怎么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数据量应该足够庞大了吧?”
      “会不会,就是这样,它们才直接解析出了我们的语言?”
      这个猜想...
      让众人不自觉地愣在了当场。
      紧接着,稍加联想。
      背后便有一丝寒意瞬间升起。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就有点吓人了...”
      有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仿佛能借此润一润有些干燥发麻的嗓子。
      “这岂不是等同于在说,”
      “咱们的加密网络,在别人眼前,形同虚设?”
      “那我们的前线调度,以及具体计划...”
      “岂不是已经单向透明、直接透露给它们了?”
      ——这特么就很惊悚了。
      自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开始,电磁波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讯手段。
      哪怕到大灾变时代之前,科学家们也没有完全搞定量子通讯。
      只能说在实验范畴内,
      实现了借助量子纠缠效应、进行少量信息传播。
      没有实际投入使用的,民用级或军用级的量子通讯器。
      至于再往上的引力波...
      那就更不用提了。
      都只是刚刚能证实发现的东西而已。
      大部分研究,都完全存在于理论上。
      换句话来说。
      从二十世纪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开始。
      直到如今。
      人类社会采用的远程通讯手段,都还是以电磁波为载体。
      无论是光信号还是电信号,都在这个范畴内。
      无论采用什么加密手段,什么哈希算法...
      都是在内容上做文章,
      影响不到载体的本质。
      而只要是有载体的信息,它就是实际‘存在的。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可以被影响,可以被干扰。
      甚至...
      可以被捕捉...
      “卧槽...不会吧?”
      想到这一点。
      战情室里无线电领域的不少工程师们,立刻开始额角冒汗。
      感到一股丝丝的凉意,爬上背脊。
      紧接着...
      仿佛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一样。
      战情室,数据中心,以及前线基地。
      所有的显示屏,都开始瞬间波动起来。
      像是画面撕裂一般的噪点不停涌动,
      各不相同的影像,齐齐破碎,随后又重组。
      变成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抽象图形。
      “天啊...”
      苏雪章一双老眼,瞬间瞪圆:
      ——他们在一瞬间,就被对方全面骇入了。

第53章 接二连三的震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