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1章 空想介质材料的真正来历[1/2页]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没钱氪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属于科技侧!
      不属于神秘侧!
      只靠这宇宙奇观逸散而出的子体,就能从最根本的层次上,彻底改变一种事物的存在方式。
      打个比方。
      常规的形态变化,无非是从物理层次上,改变物质形态。
      如冰化水、水结冰。
      它需要外力推动,需要经历演变过程。
      且在结束演变过程之后,就变成一种新的形态,彻底与先前完全不同。
      而不定之光带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它并不是狭义上的改变形态。
      而是为物质赋予全新的‘新形态。
      与旧形态同时存在,仿佛量子叠加态一般。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简直就仿佛是将物品硬生生擢升了一个维度。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二维生物,观看三维物体时的感受一样...”
      苏文逐字逐句地读着这份密级极高的实验报告,心中波澜起伏。
      这位实验室主任的比喻,可以说是非常通俗易懂了。
      他想表达的意思也非常简洁明了:
      ——更高维度的物体,从低维的角度上来看的时候,是永远也‘看不完整的。
      一个三维的圆柱体,将其拓印到二维的纸张上时。
      无论上下前后,都只能印出一个面。
      或是圆形,或是矩形。
      反正不可能是完整的圆柱体型。
      再往下也是如此。
      若是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圈,而这张白纸上又生活着一种‘一维生物,它们不能看到任何存在于‘纸面之外的物体。
      那么这个圆圈对它们来说,无论从前后左右哪个方向来看,都是一条线。
      ‘一条无论从什么方向上看,长度都相等、形态都一样的线!
      它们想必会如此感叹。
      且震惊于这‘以我们的物理学来看,完全解释不了的现象。
      这一切,都只因为它们的维度更低。
      无法获得更高的视角,来一览这个二维图形的全貌。
      苏文面前的这份绝密实验报告,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经过‘不定之光子实体改造后的物体,获得了仿佛‘升维了一般的奇异状态。
      在上一秒观测它,它是a形态;
      在下一秒观测它,它就又变成了b形态。
      这样的性质,与‘不定之光本身,几乎一模一样。
      也符合斐族研究人员们对不定之光的猜测:
      这个宇宙奇观,很可能并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世界,而是四维空间。
      因此,随着时间流逝,也就是独立于空间维之外的‘时间维的变动。
      它能够被三维生物观测到的形态,自然也会变化。
      所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每过一个周期、就会变幻成完全陌生的形态。
      而沾染了它的子实体、被同化之后的物体,也会得到这样的特性。
      ..
      对于这样的高维物质特性,斐族研究人员们其实并不陌生。
      作为一个超级文明,说没掌握到关于多维方面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数千万年前,高维入侵者曾经肆虐星海。
      无尽星海之中的宇宙万族,对这些家伙们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对蓝星人类来说,高维技术仅能存在于理论研究,和科幻作品之中。
      但对斐族人这样的超级文明而言,这一领域存在足够多的实际应用。
      注意到不定之光,和不定之光子实体的特性之后。
      他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研究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人为控制这种‘升维变化。
      要让物品在接触子实体后,其变化方向、变化过程、变化开关,都变得可控。
      很显然...
      他们最后也成功了。
      那巨球身上的‘空想介质装甲就是其中一种成果。
      这份绝密报告里有少量关于它的描述。
      苏文看了之后,终于明白。
      难怪系统对它的扫描结果,那么诡异。
      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之中的高维物质,的确很难具备,能够在三维世界进行观测的稳定静止质量。
      这项技术的原理,有些繁琐,但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
      由于接触过不定之光子实体,这些物体已经不可逆地具备了接近于‘高维物质的特性。
      只要时间轴变化,它们呈现在三维空间的形态,就会随之变化,每时每刻都截然不同。
      而巨球本身,正是通过内置的速子智脑。
      时刻控制着装甲与护盾,人为控制着上述进程。
      首先是,
      通过速子智脑强大的算力,计算出希望出现的,装甲和护盾的模样。
      这一步,
     &nbs

第91章 空想介质材料的真正来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