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火种’多相魔方能反应堆,闪烁驱动脉冲引擎[2/2页]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没钱氪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新式动力设备的出现、一口气将所有旧式战列舰、以及防护巡洋舰之类玩意儿,全都给扫进垃圾堆里了吗?
      光是那不到十节的航速提升,就能导致恐怖的军备竞赛。
      可见战舰航速的重要性。
      苏文是不敢在这方面放低指标的。
      加之先前,对‘选择号生命方舟的深入研究之中,工程学部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明石从生命方舟内部铺设的那些‘空间桥之中得到了一丝灵感。
      采用了其中的设计思路,开始基于‘短距跃迁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平滑细分,试图得到一款能够更有效的脉冲引擎。
      ——尽管通常来说,舰船只有在横跨星系的时候,才会使用各式各样的超光速航行方式。
      但非要从中找寻漏洞、另辟蹊径的话。
      倒也的确有些方法,可以在‘不开启长途ftl巡航的前提下,实现相同时间下、航程比ftl还夸张的近距离航行...
      就比如短距跃迁。
      在利用超空间网道的情况下,航速肯定是比物质宇宙内进行亚光速航行、速度快出许多的。
      但考虑到空间阱的存在,想在战舰的常规引擎上使用基于超空间航行技术的短距跃迁...
      实话说,太容易被克制了。
      这一点苏文当然清楚。
      帝国本身就装备了大量的空间阱。
      固定式的、一开启就能涵盖大半个恒星系的大型机;
      还有可移动部署的小型机,这个范围没那么大,但胜在体积小。
      顶多比两个摞一块儿的集装箱大一点,以星际战争的尺度而言,算非常袖珍了。
      前者是来自斐族老乡的技术,
      是他们当初封锁太阳系、切断太阳系超空间航道链接的那套设备所改来的。
      后者则是源于未知文明的科技树。
      苏文投了三万科技点,加上大约五十万吨级的各类物资之后,科研部完成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迅速实现小批量生产。
      非要普及的话、分配到驱逐舰级别都够用。
      相比同等级别的星际文明,这全方面涵盖戈各种级别的空间阱配属,可以说是壕到令人发指。
      倒也不奇怪,毕竟帝国在科技领域胜过它们太多了。
      顶多是缺发展时间、缺些底蕴而已。
      由于自身就装备大量空间阱,深知这玩意儿对超空间航行的克制阻断效果有多强。
      因此工程部很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爆改:
      基于‘短距跃迁的思路,但并不利用它的技术基础,而是将‘超空间网道改为更有利的‘空间翘曲...从而获得了可以免疫空间阱干扰、但同样能实现ftl级别航速的‘闪烁驱动系统。
      虽说思路还是那个思路,但‘闪烁驱动不需要进入超空间网道,
      而是采用‘人为改变空间翘曲率、从而导致瞬时性空间折跃通道产生的方式,
      实现与前者相差无几的效果。
      非要打个不太精确、但十分形象的比喻,这就相当于进行‘单次距离十分短暂、但频率极其之高的虫洞折跃。
      毫无疑问,虫洞折跃的速度效率,当然是比常规亚光速航行快得多的了。
      因此哪怕苏文明知道这是一项新出现的技术,
      但考虑到,它的涵盖领域危险度可控、且包含的多个基础领域,帝国本身都有稳固的知识基础。
      还是果断拍板,把它给放到了‘声望级上。
      归根结底,后者设计之初,就是他要求的、‘集帝国如今所有尖端军事科技于大成的精锐舰型,这点魄力还是该有的。
      ..
      能源与动力,那是一套相辅相成、仿佛双生子一般的成套系统。
      它们都采用了新锐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脆弱。
      但有‘空想介质护盾和装甲的双重保护,安全性大有保障,显然不必忧心。
      因此在此之后的剩下几个子系统,也都放心大胆地一口气派上了最精锐的心智派生技术。
      并且一上,就是基于‘心智网络技术所得的一个套装。
      控制系统:
      ——t5试制心智作战枢纽;
      探测器:
      ——t5试制心智遥感扫描阵列;
      以及中央计算机:
      ——t5试制心智网络思维矩阵。
      就好比前星际时代的航空器一样。
      ‘飞控、‘雷达、‘计算机,毫无疑问都是一个系统里的,都属于航电设备。
      到了星舰上其实也一样,这三者同样还是航电系统的关键构成。
      出于这个原因,它们采用心智网络技术、由心智人形直接控制,也是水到渠成。

第240章 ‘火种’多相魔方能反应堆,闪烁驱动脉冲引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