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八章 临别依依[1/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渊、窦氏夫人这次随驾出行,受影响最大的只有李世民和观音婢。
      李建成要主持唐国公府日常事务,和郑观音同时留在府中。
      他们不会如李世民、观音婢一般经受新婚离别相思之苦。
      李玄霸周岁已过十三。
      李元吉也满十岁。
      他们两人平时多是由李建成照顾,对李渊和窦氏夫人已无太多的依赖。
      像他们这么大的男孩子,正是在心里上寻求自立的时候。
      离开父母的约束,他们不但不会伤心,或许会有获得自由的感觉。
      说不定在两人心中,正在憧憬着没有父母管束的美好时光。
      而李世民和观音婢则不同。
      他们成婚尚不满十日,正是新婚甜蜜,如胶似膝之时。
      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得不忍受离别相思之苦。
      李渊提出将由李世民随行侍奉母亲。
      李世民欣然同意,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快。
      其他几人则默默无语。
      李渊再看观音婢。
      见她含笑端坐,静静地注视着李渊,认真听他安排随驾出行的诸项事宜。
      李渊心中不禁夸赞李世民和观音婢懂事,对李世民和观音婢又平添了几分喜爱。
      李渊又对出行的各项准备和走后家中之事,向李建成一一作了安排。
      窦氏夫人在李渊说完之后,向郑观音和观音婢交代了内院管理之事。
      对两个新过门的儿妇,窦氏夫人还真是不太放心。
      一个月来,她发现,郑观音贤良淑德确是不假,但生性良善,处事往往不能决断。
      骤然让她掌管唐国公府这样人多事杂的内院,窦氏夫人心中也是没底。
      而对于观音婢,窦氏夫人还是在城南庄园之时,对她有一些初步了解,知道她聪明伶俐,机智聪慧。
      但她与李世民成婚才有几日,而且比郑观音还要小上两岁。
      窦氏夫人对如今的观音婢,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再加上,新婚就要和李世民分开,窦氏夫人不知道她能不能经受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但看到李渊提出,由李世民随行远赴辽东的安排之后,观音婢稳稳而坐,面露微笑的样子。
      窦氏夫人不得不感叹这孩子定力超人,城府之深。
      她发现观音婢这孩子,能够喜乐不形于颜色,连窦氏夫人都不能看出她心中真实所想。
      观音婢这种表现颇似窦氏夫人的风格。
      窦氏夫人心中认定,这个儿妇将来必是做大事之人,对二子李世民将是极好的内助。
      窦氏夫人虽为妇人,但却能乾纲独断。
      府中的许多大事,她说话的分量甚至比李渊还重。
      对两个儿妇,窦氏夫人有了自己的评判,她心中已拿定主意,交代郑观音和观音婢,
      “我走之后,府中中馈,就由郑娘子和长孙娘子,共同打理。”
      “以郑娘子为主,长孙娘子为辅。郑娘子有事拿不定主意,就和长孙娘子商量着处置。”
      “建成对内院之事,尽量不要插手,要让她们两人商量解决。”
      “这对她二人来说也是一次历练。”
      “如果事事不放心让她们去做,何时也不能独自处置内院事务。”
      按照世族之家的规矩,窦氏夫人走后,唐国公府内院中馈本该由郑观音掌管。
      现在却交代由郑观音和观音婢共同打理,可见窦氏夫人对郑观音不完全放心,想让观音婢帮一帮她。
      李建成、郑观音和观音婢三人,听了窦氏夫人的交代,皆点头应诺。
      窦氏夫人又单独对李建成强调,
      “建成,我说的话你可记住?内院之事,你尽量不要插手。”
      李建成明白母亲的用心,他向窦氏夫人保证,
      “阿娘尽管放心,不到万不得一,我绝不会插手内院之事。”
      窦氏夫人点头嘉许,“建成明白就好。”
      诸事安排完毕,儿子、儿妇向李渊、窦氏夫人施礼后告退。
      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李世民陪着观音婢,两人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他知道观音婢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
      但外面人多眼杂,即使心中有再多的话,也要等到住处再说。
      两人回到新房,李世民让奴婢都退到外边。
      观音婢坐到罗汉床上,看样子都要快哭了出来。
      李世民怕观音婢想不开,坐到她身边轻声安慰。
      观音婢在外面装得再成熟,但在李世民面前她从不隐藏自己的天性。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又成了一个调皮、任性,无话不说的小孩子。
      偎在李世民的怀里,她带着哭腔责问,
      “你是否早就知道,要随阿爷、阿娘去辽东?”
      “提前也不告诉我一声,听到这个消息,我竟无一点心理准备。”
      李世民显出很无辜的样子,连忙解释,
      “我此前的确不知,如果知道,怎会瞒你?”
      “以前我只知道,父亲、母亲要去辽东。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他们有新的考虑。”
      观音婢听李世民语气,像是真不知情,就没再接着埋怨。
      ?i?i然说道,“我并非不愿你去,阿娘身体不好,确需你去照顾。”
      “只是我刚进府几日,府中之人皆不认识。你走之后,我该如何打发时日。”
      李世民见她不再耍小孩子脾气,笑着问,
      “以前你未嫁之时,是如何打发时日?”
      观音婢回答,“以前总是看书。但不知为何?自从嫁过来,再也没了看书的心思。心里想的总是你。”
      

第九十八章 临别依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