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一七章 当仁不让[2/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观音婢又说,
      “王先生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其实是暗指皇室立储之事。”
      “他在提醒你,以后李家获得了天下,皇储应该是大伯,而不是你。”
      李世民点点头,“听他的话意,就是这样。”
      这时观音婢咯咯笑起来,
      “这王先生也真会算计。”
      “咱们李家还未获得天下,他就先替大伯将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李世民听观音婢这样说,心中也暗笑。
      观音婢接着打了一个比喻,
      “这就好比两人,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进行争斗。”
      “就像兄弟二人,看到绝顶之上,一颗宝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兄长说这宝珠属于他,弟弟说这宝珠属于自己。”
      “两人争执不下,便对打起来。”
      “等一人将另一人打死、或打伤。”
      “得胜的那人才发现,自己没能力爬上绝顶取下宝珠。”
      说到这,观音婢看了看李世民,
      “我说的,是不是和李家现在的情况想同?”
      “大伯能不能确定,李家将来能取得天下?”
      李世民听完观音婢所作的比喻,眼里带着笑看着自己的小阿妹,
      “阿婢妹妹这个比喻真是贴切。”
      接着夸道:“你那心窍也不知是怎么长的?”
      “竟然能将这样两件事拿来比较!”
      观音婢听到世民阿兄夸奖,面上变得稍微腼腆了一些,但眼中却闪着狡黠的光。
      那光,透着一丝灵动,还蕴着智慧的光芒。
      常年沉浸于晦涩的书海之中,观音婢养成了一种能够将眼光,穿透事情的外表,深入其内部本质,进行分析推理的习惯。
      她可以内视、反听。
      她的思绪可游走于未知、和现实之间。
      她可以身临其境地到达,尚未发生事件的现场,去缘求事情发展的脉络和吉凶。
      因为她的思考深入、透彻,所以见解就深刻、犀利,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李世民眼中充满柔情地看着观音婢。
      “你给阿兄说一下,我该如何去做?”
      观音婢声音坚定地鼓励李世民,
      “不要受外界的任何干扰,照你心中所想去做。”
      “世人有言:尽人事,听天命。”
      “尽力去做,成败与否,问心无愧。”
      “我们不能用来日的困惑,来束缚今日的手脚。”
      “世事多变,来日不可预测,也不知谁能活到哪一天。”
      “说不定,今日想像某件事,将来可能是个麻烦,”
      “但随着时光的消蚀和打磨,到了将来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现在认为的麻烦,将来已不再是麻烦。”
      “过好今日,我们何必要纠结,为未来可能不会发生的事,而苦恼呢?”
      李世民听观音婢一番开导,深有感触,点头道,
      “纠结于未来,是杞人忧天,是庸人自扰。”
      观音婢转而幽幽叹道:
      “你们父兄如果心系母亲遗愿,只管拼尽全力去做。”
      “要是打不下江山,也就算了。”
      “府中老少会皆因谋反,死无葬身之地,阿婢也不可能苟活。”
      “你们的决定,牵系众多人的生死,所以不可不慎。”
      “假如经过努力,打得下江山社稷,考虑由谁承继的问题。”
      “我认为应由功高、贤能者居之。”
      李世民点头,“理当如此。”
      观音婢接着慨叹,“取得江山社稷,谈何容易?”
      “将有无数将士浴血殒命,疆场又添累累白骨。”
      “得之不易,守之亦难。万象更新,百废待建。”
      “只有贤能者,才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
      “到那时,你们兄弟如果明智,当度力自处,让功高、贤能者承继江山社稷。”
      “如有自不量力者,挑战尊位。最终将因能力不足而收场。”
      “功劳不足,是无能。”
      “功劳不足,还想窃居高位,是无德。”
      “不自量力,手足相争,是无情。”
      “德能不足,不知谦让,是无义。”
      “对此无德、无能、无情、无义之人,还需有怜悯之心吗?”
      “治理天下,要当仁不让。”
      “非为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芸芸众生。”
      “兄弟之情,乃是小仁。”
      “不能为了小仁,误了国家、误了天下,害死更多无辜生命”
      观音婢一番话,至理至性,说来皆中情理。
      李世民听罢,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
      他微笑看着观音婢,问道,
      “阿婢妹妹的意思,是不是说?”
      “如我德能不如人,当欣然而退。”
      “如若德能配位,亦需当仁不让。”
      观音婢微笑回应,
      “阿婢也希望世民阿兄,不要做那自不量力之人。”

第一一七章 当仁不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