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四零章 人心向利[2/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隔着幂罗,李世民也看不见观音婢的神情,他笑着附和观音婢,
      “我不和阿婢较真儿,你说变成了我们的几万大军,就是几万大军。”
      观音婢忽然一改戏谑的语气,认真地道,
      “世民阿兄,你有没有看到?这人心如水,向利而行。谁能带来好处,人心就向着谁。”
      李世民见她还说出一番哲理来,想听她接下来怎么说,
      “阿婢说说你有何感悟?”
      观音婢怕李世民不愿听自己讲大道理,对他说道:
      “世民阿兄不嫌我??拢?揖退怠!
      李世民忙道,“阿婢说的都是金玉良言,阿兄怎会嫌你??拢俊
      观音婢见李世民顺着自己,娇声道,“我可说了。”
      隔着幂罗,李世民也能感觉到她那得意的神情。
      观音婢开始大谈自己的感悟。
      “人活着无非是,要满足自身的欲望。”
      “这欲望,要不是心灵的愉悦与满足,要不是为了肉体的舒适和享受”
      “世民阿兄,你看我说得对不对?”
      李世民细细品味,观音婢说得还真对,一个是心灵上的,一个是肉体上的。
      他肯定地点点头,“阿婢说得对。”
      接下来观音婢自问自答,
      “怎样来满足这些欲望呢?”
      “必须通博取名、利、地位才能实现。”
      “你要想让人追随自己,就要给他名、利、地位。”
      “你能给他提供这些,他的心才会向着你。”
      李世民感叹,“原来人性竟如此浅薄。”
      说起人性浅薄,观音婢转过脸看着李世民,幂罗如雾,李世民能隐约看到她黑色的眼睛。
      观音婢接下来的话更是一针见血,
      “我说句实话,世民阿兄不要生气。”
      “人世间一切关系的维系,都是靠利益的交换,从来就不存在无私的爱。”
      “我喜欢世民阿兄,更希望阿兄终生只喜欢我一人,终生给我关爱,给我保护。”
      “都说父母之爱最是无私,养育儿女辛苦。可是谁又曾反过来去想,父母对子女也有更多的期待,他们想老时得到赡养,死后渴望有后世子孙永久祭祀。”
      对于观音婢的说法,李世民在内心之中也是赞同,但他依然不想观音婢小小年纪,将人性看得如此无情。
      李世民想将话题移开,他手指左边的原野,微笑着对观音婢道,“阿婢你看,愿野之中百花盛开,新柳如丝,春光多好。”
      观音婢抬眼向东边看了看,收回目光,看着李世民,
      “世民阿兄是否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由感而发,即兴之语?”
      “事实上,自从你从绛州回来,我就开始想这些。我在想几万盗匪为何会在旬月之间被我们招抚?”
      李世民见观音婢纠住这个话题不放,只得任她说下去。
      他心中在想,这女子到底是傻些好呢?还是聪明些好呢?
      如果自己的爱人傻些,但不失可爱,将你视作天神,处处依靠你,男人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和阿婢这样有主见的女子相处,是不是让人倍感压力?
      观音婢也不管李世民心中如何去想,接着道,
      “我是想说,至亲之人之间,尚且要靠利益来维系。”
      “几万毫不相干之人凑在一起,何谈什么忠义?没有了共同的利益,岂不就瞬间土崩瓦解?”
      观音婢这话又引起了李世民的兴趣,这段时间他也在想这个问题。
      此时,他又有了让观音婢说下去的想法,他问观音婢,
      “在这件事上,你是如何想的?”
      观音婢问李世民,“世民阿兄要成就大事,就要依靠有才有德之人。但才德之人傻吗?好欺骗吗?能轻易受人驱使吗?”
      李世民道:“有才德者,都是出类拔萃之人,哪一个没有自己的主见?怎能轻易受人驱使?”
      观音婢见李世民被自己的话所启发,就提醒李世民,
      “阿兄要想才德之人誓死追随,为你效命,就要用他们认为值得的利益去交换。”
      “你能够给予他们的越多,他们回报你的也就越多。”
      “假如失去你,他们就会失去一切,他们才会对你誓死效忠,才会与你同利、同欲、同心、同命。”
      到了此时,李世民才真正明白观音婢???锣滤嫡饷炊嗟目嘈模??窍氲阈炎约海
      “成就大事,要有誓死效忠,同利、同欲、同心、同命的才德之人。”
      “而这些人,不是轻易能得到的,需要自己付出同样的代价,以心、以命想换。”
      他这时又开始庆幸,多亏自己有这样一个聪明、有思想、有主见的妻子。
      有了观音婢这样的妻子,她才会时刻提醒自己。
      在成就大业的道路上,自己才会少犯一些错误。
      李世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观音婢,心中在想如何才能让天下贤才为己所用,如何其与自己同心、同命。

第一四零章 人心向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