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四八章 交浅言深[2/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救,他端起酪浆饮了一小口,静静看着刘文静。
      刘文静不明白李世民心中想法,他开始进行试探。
      “在下在晋阳任职多年,对太原郡各级官员都极为熟悉,和许多人都是生死至交,无论二郎君想办何事需要结交这些官员,在下都可从中引荐,供你驱使。”
      刘文静已经说到李世民最关心的事情。
      但李世民和刘文静初次长谈,还不到无话不说的程度,他需要刘文静进一步表露心迹。
      李世民不冷不热地道,“小弟需要结识太原官员之时,定会劳烦刘县令从中引荐,若真如刘县令所言,因李密之事连坐,小弟也会尽全力替你周旋。”
      古人云:交浅而言深者,愚也。与别人交情很浅,却想把掏心肝的话说出来,那是傻子干的事。
      刘文静见李世民含而不露,被他沉稳的气度所征服,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唐突。自己与李世民原来交往并不深,今日自己贸然登门拜访,却想谈论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又怎能取信于李世民呢?
      和李世民一比,刘文静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要逊色不少,缺乏他那种自信和沉稳。刘文静觉得想赢得李世民的信任,不能太过心急。日久见人心,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或可再以性命相托。
      想好之后,刘文静向李世民拱了拱手,说道,
      “在下今日请求,实在是有强人所难之嫌,如若来日能因二郎君而得以保全,刘某定当以死相报。”
      李世民也拱手道,“李世民言出必诺,刚才说过会尽全力替刘县令周旋,定会不负所托。”
      刘文静谢过李世民,便要起身告辞。
      李世民怕今日的谈话不够热情,而使刘文静望而却步,生出疏离之心,他想再给刘文静一些暗示,同时让谈话的氛围更融洽一些。
      他笑着对刘文静道,“刘县令先不要急着离去,我为你介绍两位英雄。”
      说罢,便让新竹到另外一个小院,去喊长孙顺德和刘弘基。
      不一会儿,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来到小院客厅。
      李世民和刘文静从中间榻上站起,走到中厅。
      刘文静与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相互见礼。
      见过礼后,李世民、刘文静坐回原来的坐位,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分在左右两侧榻上坐下。
      李世民先将刘文静向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作了介绍,两人都向刘文静拱手,表示敬慕之意。
      接着,李世民将刘弘基介绍给刘文静,“这位就是从舅所说的盗马贼,以前的右勋侍刘弘基。”
      刘文静笑道,“刘兄乃是当世英雄,盗马贼是说笑之词。”
      刘弘基也不避讳,“刘某以前确以盗马为生,如若有人将我告到官府,还望刘县令能通融一下。”
      长孙顺德说话从来都是随性,朗声说道,“刘兄放心,有世民为你做保,刘县令将你抓去,定会少打几下板子。”
      几人听罢,都呵呵而笑,客厅的氛围顿时轻松了不少。
      然后,李世民向刘文静介绍长孙顺德。
      “这位是我家娘子的族叔长孙顺德,以前的右勋卫,前年征辽误了行期,无奈做了盗贼。如今已归顺朝廷,在军中服役,伪名孙长顺。”
      李世民毫不掩饰地将两人的情况向刘文静作了介绍,足以显示对刘文静的信任。
      刘文静已心中领会李世民的用意,他再次拱手向刘弘基、长孙顺德两人表示敬意。
      刘文静看这两人都气度不凡,威武雄壮。
      刘弘基看上去炼达沉稳,长孙顺德看上去爽直豪迈。
      刘文静还真没想到,讨捕使后院之中,竟已是藏龙卧虎。
      他想起刚才李世民说过,刘弘基曾将窦琮打伤,不禁说道,
      “听说窦兄都不是刘兄敌手,想来定是武功盖世,是天下难得一见的英雄。”
      刘弘基微笑向刘文静拱手,“刘县令过誉了,‘英雄二字在下实在担当不起。”
      长孙顺德与李世民、刘弘基虽谈起过窦琮,但他与窦琮尚不认识。
      他问刘文静,“刘县令所说的窦兄,可是世民的从舅?你以为他武艺如何?”
      刘文静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对长孙顺德道,
      “据我听说,窦兄在太原郡的数万将士之中,武艺是最好的。”
      长孙顺德听后,有些不服,“刘县令认为窦兄武艺最好,是因为没有将我等计算在内,如若将这厅中之人算上,窦兄只能屈居第四。”

第一四八章 交浅言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