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九三章 舌战佛徒[2/2页]

春游曲 复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臣对除佛之事有何想法。
      朝堂之上数十名显贵大臣,只有太仆卿张道源一人赞同傅奕说得有理,其余众人尽皆没人应声。
      李渊见此情势不免心惊,可见佛道的毒害,对朝臣影响之深。
      李渊知道李世民是支持除佛之人,傅奕的奏疏就是李世民授意,李渊就不再问李世民。
      他转而问太子李建成,“太子以为除佛之事是否可行?”
      李建成从榻上站起,向李渊深深一揖,然后言道,“儿臣以为,除佛之事绝不可行,这样会亵渎佛宗神灵。”
      李渊听李建成所言并不气恼,而是和颜悦色地道,“太子说一下你的想法,让众卿听听。”
      李建成见李渊神色和缓,便大胆地道,“佛道讲究众生平等,纵是儒道也难以伦比,从古至今的明君贤士无不对佛道遵崇敬仰。”
      “儿臣以为,信佛之人未必都是好人,有假装学佛者,但大多信佛之人,心性志向都如珠玉一样澄明高洁。”
      “如今不分贤愚要僧尼一并还俗,恐将引出事端,导致玉石俱焚,而损伤了德政和教化。”
      “儿臣以为,佛道那种让人物我两忘、绝爱忘恨、无嗔无怒的舍己境界,就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望陛下不要因愚僧的过错,而毁灭佛道,罪及尊贵的佛宗”
      李渊面带微笑,将李建成一习话听完,虽然面上神色自若,但心中已对李建成彻底失望。
      李渊在心中问自己,大唐的江山社稷能交到这样的人手中吗?他如此笃信佛道,将来岂不是轻易就被妖僧所惑?说不定将来,也会如南梁武帝一样,做出舍弃江山,而出家的事来。
      傅奕听过李建成所言,却据理力争,“微臣却不同意太子殿下所言。”
      “自伏羲、神农以下,以至于汉朝,中国从来没有佛法存在,但君主贤明,臣下忠诚,国运长远。汉武帝独尊儒术,大汉的威名无远弗届。”
      “后汉明帝之时,始有西域僧人入中国传播佛法。但在西晋以前,各朝皆有严令,不许中国百姓擅自剃发为僧。后来胡人乱我中华,君主昏庸,臣下奸佞,佛道才广为传播。”
      “梁武帝痴迷佛法,几度出家,舍江山社稷于不顾;北齐襄帝亲昵僧尼,斩杀大臣。两朝皆因佛道猖獗,最终导致灭国。”
      最后,傅奕诘问太子李建成,“太子殿下认为佛祖圣明无比,法力无边,那么他为何不能自己清除信徒之中的败类?”
      傅奕一句话,将李建成问得无言以对。
      右仆射萧?听傅奕拿梁武帝的事作为反面例子,这明明是在侮辱他的先祖。
      萧?气恼地道,“佛祖是圣人,傅太史却要非难佛祖,此是目无法纪,陛下应当惩治他的罪过。”
      傅奕面含冷笑,驳斥萧?,“做人的伦常,是忠君孝父。佛祖作为本国的储君,却背叛了自己的父亲,背弃了自己的国家。”
      “萧相乃父母所生,却遵从无父无君者的教义,目无君父的不忠不孝之人,说的就是萧相这种人。”
      傅奕几句话将萧?驳得体无完肤。
      萧?已是理屈词穷,心中恼怒,却无话可说,只好双手合十,恨恨地道,“冥界设置地狱,就是为了惩治傅奕之流!”
      傅奕与太子李建成、宰相萧?辩罢,李渊心中已如明镜。
      但大唐立国不久,李渊不想过分激化矛盾,他就部分采纳了李建成的建议,没有彻底根除?返溃??遣扇×讼薹鸬拇胧?
      武德九年四月下旬,李渊下诏,命全国汰除寺庙、僧尼。
      长安城中原有寺院一百二十所,依李渊诏命只保留寺院三所。
      各州分别保留寺院一所,其余寺院一律罢除。
      诏书命令有司,淘汰全国僧人、尼姑。
      将那些专心勤奋修行的人,迁居到保留的寺院之中,官府核准后发放度牒,为他们提供衣食。
      对那些庸俗猥琐、粗疏丑恶的僧人、尼姑,勒令他们全部停止修行,强制遣返家乡,限期择偶婚配,成婚生子。
      接下来汰除寺庙、僧尼的行动在全国展开。
      按常理来讲,李世民支持李渊除佛应该受到李渊奖赏,李建成反对除佛应该受到惩治。
      但李渊处事却不合常理,紧接着却开始一步步收拾李世民。

第二九三章 舌战佛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