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张婕妤,就顺着万贵妃的话题说道,“阿婢今日来见姨娘,就是为了她二人之事。”
“东宫的晴虹、齐王府的秋缡,都是河东庄园的老人,与阿婢关系不错。近日阿婢听她们说,太子和齐王与尹德妃、张婕妤有私情。”
“姨娘掌管宫中的妇德和宫规,如果真出了这种事,姨娘却不管不问,也不好向阿爷交代。姨娘最好还是过问一下,以免将来阿爷问起,姨娘也不致措手不及。”
万贵妃面现愁容,她“嘿”地叹了一声气,向观音婢说出自己的难处。
“姨娘也想将此事弄清楚,可是却无从下手,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再就是即使查清楚又能怎样?如何向你阿爷说,他又能将自己的儿子怎样?”
“假如主上不处置太子和齐王,他二人便会忌恨于我,将来你三位阿姊,哪里还会有活路?”
万贵妃说的也是实情,做为三位公主的生母,她肯定要为三个女儿的将来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
观音婢见万贵妃有为难之色,她现在要想办法打消万贵妃心中的顾虑。
她深表理解地对万贵妃道,“阿婢也知道姨娘的难处,有几句话阿婢想向姨娘说,姨娘听了看是不是说得有理。”
观音婢先从李建成害死李智云说起,“太子和齐王先是害了五叔,如今又要害世民阿兄,实是其心可诛,姨娘总不愿看他们小人得志吧?”
提起李智云,万贵妃眼中便泛起泪光,她心中有恨,却默默无语。
观音婢接着道,“姨娘与阿爷恩爱几十年,阿爷不忘与姨娘的深情,刚一称帝就册封姨娘为贵妃,将后宫的打理托付给姨娘,姨娘可忍心看着阿爷到老蒙羞,让两个不孝之子亵渎了他的一世英名?”
观音婢说得至情至理,正触及万贵妃心中的动情之处,李智云和李渊是她之一生中最牵挂的两个人。
而如今一个被李建成、李元吉害死,一个被他二人污了清名。
她怎能会无动于衷?
万贵妃已经被观音婢的话所打动,她仍担心三个女儿的将来,向观音婢寻求破解之法,“阿婢可有办法不使三位阿姊受到连累?”
观音婢见万贵妃已为所动,趁势鼓励她道,“阿爷乃圣明之主,一生经历艰险无数,知道事情的厉害轻重,怎会将你说的事告诉别人?”
“如果阿爷惩治太子和齐王,姨娘就不用再有任何顾虑。”
“如果不惩治太子和齐王,是阿爷念及父子亲情。又怎么会不念及与姨娘的恩爱之情,和与三位阿姊的父女亲情?他怎会将姨娘和三位阿姊置于险地?”
观音婢不愧是熟习《鬼谷子》,是说服人的行家,既能打动人心,又能滴水不漏,即使是石头也能被她说开了花,何况对面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经过一番劝说,万贵妃终于鼓起勇气,她问观音婢,“阿婢说说姨娘该怎么做?”
观音婢见万贵妃终于同意去劝说李渊,心中十分高兴,她面带笑容为万贵妃出主意,“姨娘可以悄悄将东宫的晴虹、齐王府的秋缡喊来,问清其中的情况。姨娘亲自问出的情况,要比别人禀报你的可信得多,具体细节也会心中有数,向阿爷说的时候就不会有疏漏。”
“如果觉得她二人说的不可信,姨娘还可以让内侍监王和去核验一下。两边一对照,如果契合,则事情是真。如果不契合,姨娘可以再找其它的可信之人打听一下,只到心中再无疑问为止。”
万贵妃边听边点头,“是该这样,这种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丝毫马虎不得,也不知要牵涉多少人的生死,是得多方求证一下,还要保证说话之人的生命安危。”
观音婢夸赞万贵妃,“姨娘就是心善,心中总是想着别人的安危。还有一事,阿婢想求姨娘。”
万贵妃微笑着埋怨,“你和姨娘还客气什么?有啥话你只管和姨娘说。”
观音婢诚恳地道,“在这世上,数姨娘最懂阿爷的脾气,阿婢想求姨娘劝阿爷不要急着处置些事,以免闹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这样可能会有损皇家的威严和阿爷的脸面。”
“最好是缓一缓,静下心来想一个万全之策,既处置了太子和齐王,又将太子和齐王与尹德妃、张婕妤四人之间的丑事掩盖过去。”
万贵妃胸有成竹地道,“这个好说,姨娘知道主上为人处事,他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肚量超过常人,再大的事也能忍,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草率行事。”
接下来,观音婢又和万贵妃商量了各个细节,万贵妃答应观音婢,等过两日将事情弄清楚就去见李渊。
到了中午,万贵妃留观音婢一起用了午膳,下午又合计了一番,观音婢才回到弘义宫。
第二九七章 鬼谷之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