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身后。他看到李世民倒在地上,李元吉正和李世民抢夺霹雳弓,便高声向李元吉呵斥。
李元吉惊慌抬头,被尉迟敬德一箭射中眉心,当场倒地不起。
太极宫后宫的追杀场面,惊动了东宫玄德门城楼上?望的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他们看到,从甘露门进入后宫的太子和齐王,被一群人追杀后倒地不起。
薛万彻惊呼道,“太子和齐王是不是死了?”
冯立双眼望着太极宫后宫之中,几十名骑兵围着太子和齐王倒地的地方,摇头叹道,“看这情势,断无再有生的道理。”
谢叔方问冯立,“我等是否还要出兵玄武门?”
按说,在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死,大唐皇位的继承人只剩李世民一人。
稍微有点恼子的人都能看清眼下的形势,李建成能够将出兵玄武门救援的重任交给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三人,他们定非是鲁莽之辈。
如今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注定已无生还的可能,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三人心中,肯定会暗暗合计,权衡利弊,认真想一想接下来何去何从。
从常理来讲,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再率兵攻击玄武门已没有意义,不但无益,最终还有可能被加上谋反的罪名。
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皆是正五品武将,都置办有不大不小的副家业,三人为了死去的太子、齐王获罪身死,不但无功,还会连累家中妻儿老小。
谢叔方、薛万彻看上去有些犹豫,他二人看着冯立,希望他能作个决定。
冯立慷慨激昂地道,“我等往日深受太子之恩,如今太子被害,我等岂能临难各自逃命?”
行武之人多有血性,最重义气,经冯立言语一激,谢叔方、薛万彻便血气上涌,满腔义愤,昂然说道,“我等深受太子、齐王重恩,今日当拼上一腔热血,以报太子和齐王。”
于是,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率领东宫、齐王府三千士卒,杀奔玄武门。
东宫、齐王府士卒攻击玄武门,正在李渊、李世民计划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坐实李建成、李元吉谋反的罪名。
假如东宫、齐王府士卒不攻击玄武门,李世民便没了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理由。
李世民无缘无故将太子、齐王杀死,李渊如何向满朝文武解释?
所以,太子、齐王死后,冯立、谢叔方、薛万彻毫无意义地攻击玄武门,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之事。
尉迟敬德率人入宫追杀李建成、李元吉之时,留下张公谨与云?将军敬君宏、左翊中郎将吕世衡,带领屯守玄武门的南衙宿卫守护城门。
张公谨看到,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率领东宫、齐王府士卒杀向玄武门,他向敬君宏、吕世衡建议,“不如关闭城门,以防东宫、齐王府士卒攻破城门。”
敬君宏、吕世衡两人不听,提槊上马,立于玄武门前。
待冯立、谢叔方、薛万彻驰到近前,敬君宏横槊立马高断喝,“尔等率兵私闯玄武门,乃是谋反之罪,还不快快下马授投降?”
冯立道,“秦王谋反,我等乃奉太子之命前来护驾。”
敬君宏鄙夷地呵呵冷笑,“太子、齐王已被格杀,尔等不识时务,还在为他们卖命,实在愚蠢至极。”
敬君宏之言立时将谢叔方、薛万彻二人惹恼,薛万彻想起太子李建成曾交代,说敬君宏、吕世衡是太子之人,不禁高声怒骂,“无耻小人,太子对尔等不薄,如今殿下尸骨未寒,尔等不思图报,却改事秦王,实是忘恩负义之人,还有何脸面活于世间?”
薛万彻骂过,转脸对谢叔方道,“我等杀了此二贼,以解心头之恨。”
于是,薛万彻、谢叔方两人,催马挺槊向敬君宏、吕世衡冲过来,四人瞬间战在一起。
薛万彻、谢叔方都是骁勇之将,否则怎会得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器重。
没有战上几合,敬君宏、吕世衡便已不敌,被薛万彻、谢叔方所杀。
杀死敬君宏、吕世衡之后,冯立、薛万彻、谢叔方便要率领士卒冲向城门。
张公谨急命弓箭手放箭,止住东宫、齐王府将卒前冲的势头。他力大无比,独自一人将城门关上,在里面用顶门杠顶好。
关上城门之后,张公谨率领士卒来到城楼之上,对着东宫、齐王府将卒一阵乱射。
东宫、齐王府将卒,无法靠近玄武门,就用弓箭与城上守卫对射,羽箭越过城墙纷纷落在宫里的殿瓦之上。
薛万彻见无法攻下玄武门,便向属下将士鼓噪,要带人去攻秦王府。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弘义宫中却驰出一队人马,黑压压一片向玄武门方向滚滚而来。
第三一五章 兄弟相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