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春却说:
“我守着三间大厂房,空空如也,从早晨转到天黑,也转不出一分钱来。我还出去先跑跑市场,不调查没有发言权。”
“朱勇和赵云过不了两天就回来了,到了那时候,车间就不安装上机床了吗?”
刘百春笑了:
“朱勇回来,我也不能瞎指挥,具体如何安装,听朱勇的保准没错。我在家也没有用,白白浪费两天工夫。”
提起朱勇,朱飞又想起了心事,别看是亲兄弟,这事还是通过刘百春做工作比较合适。
“刘经理,说起朱勇,你和他谈得怎么样了?”
“他啊?也没怎么谈,白天咱们忙,他却在补觉,晚上我们休息了,他又得瞪着眼睛跟车。
时间上不对付,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呃……”
朱飞听到这个答案,不免有些失望。
刘百春发现了朱飞情绪上的变化,赶紧补充道:
“我们俩也不是一点没聊,他也没说不行,只是他的顾虑比较多。
他现在就支着一个摊子,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大了做不了,小的又放不下架子,悬在半当腰儿,上不去,下不来,特别尴尬。”
这个问题,朱飞不是没有考虑,只是如何处理,他还没有想明白,既然刘百春今天提出来了,就不能再回避这个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刘百春道:
“这件事情,最好是你直接和朱勇谈。我的建议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合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能够求同存异,就能合作到一起去。
如果他只是想打工,那就把他原来的设备打包收购,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他又是你的亲兄弟,不用担心买了他的设备,转身他就跑了。
朱勇是个讲信誉的人,别说你们是亲兄弟,就是两旁世人,他也会说到做到,绝对不会食言的。”
朱飞问道:“如果他不想打工呢?他可是一个不愿意受人约束的人,当初,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离开的西海市第一纺织机械厂,这一点,你比我还清楚呢。”
想起往事,刘百春淡淡地一笑: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人总是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
如果他真这么想,我们也不妨转换一下思路,可不可以采用股份制,将他的设备折合成股份,这样一来,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目标又高度一致,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朱飞真没有想到这一层面。
这倒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只是不知道这个方案,朱勇能不能接受。
既然这个方案是刘百春提出来的,那他本人有没有这个想法呢?
朱飞试探性地问道:
“根据你对朱勇的了解,他会同意你提出的这个方案吗?”
刘百春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十足的把握。
朱飞进一步问道:
“如果换做是你,你乐意做么做吗?”
“我啊?”
刘百春没想到,朱飞会反过来将自己一军,不由得打了个愣神。
“对,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办?”
第166章 善变的女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