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9章 登记结束[2/2页]

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雁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要输送到朝堂中做官的,科举就是选拔这些适合成为官员的人才。”
      ……
      “原来如此,这科举倒是正好和学校配合起来!”
      嬴政有些激动的说道。
      大秦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这科举制度提出来,无疑对大秦的朝堂是一个最好的补充人才的方式。
      这么说来,不准让那几个人参加科举,的确是十分严厉的惩罚了,等于是直接断绝了他们踏入仕途的路子。
      不知道那几个人要是知道了科举的含义自后,会不会后悔的想要跟自己亲爹反目成仇?
      “老爹,我这次找你过来,就是为了商量这学校的事情,你那边筹建的如何了?”
      赵彻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闲聊,直接询问起了正题。
      “你也知道,咸阳周边那么多的庄子,要修建的学校不是个小数目,一时半会儿估计是弄不好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传授学问的老师找不到啊。”
      嬴政一摊手,他也很想赶紧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下去。
      可是实行起来,才知道难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将诸子百家的人集中起来,作为学校的老师如何?”
      “诸子百家的学问怕是不够啊,就比如你说的那科学,这全天下,可就只有你一个人会。”
      嬴政摇摇头,他更想要培养出来的,就是类似于赵彻这样的新型人才,而不是以前那些只会苦读圣人言的儒生。
      “老爹,学问没有高低贵贱,而且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同样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儒家的仁义正直,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些都是圣人先贤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所以诸子百家的传承不能断。”
      “那你说的那科学呢?难道这门学问比不上诸子百家?”
      “当然不是。”
      赵彻摇头。
      “我说了,学问没有高低贵贱,科学同样是一门学问,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都去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擅长的地方,而且无论是那种学问,总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最主要的目的是开智,让大秦的黔首们学会读书认字,扫除文盲,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而科学和儒学法学一样,同样是有了知识基础之后,才能去更深的琢磨和钻研的学科,所以我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还会开设高中,大学!”
      ……
      嬴政摸着胡子稍作沉思,便明白了赵彻的意思。
      九年义务教育,其实学习到的,并非什么真正高深的知识,只是作为一个扫盲开智的手段。
      同时,九年义务教育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才能晋升到更高等级的学校内,学习到更加高深的知识。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扫盲开智的话,诸子百家门下的学徒就够了。”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拜托老爹了,泾水亭小学,目前也只能招收这么多的学生,至于其他地方的学校,暂时只能推迟到后半年开学了。”
      赵彻摊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泾水亭小学是他自己一手筹备的,而且早就完成了建造,只是在等着开学的时间而已。

第309章 登记结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