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在黄老师家住一晚上就回去的,这一住,就是近两个月。
黄老师夫妇是真心留客,柳飘飘自己也不想走。
村里但凡有能力的,早就带着全家搬到城里或县城里居住了。没有能力搬家的,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
二十年前,学校里还有两个老师,这时候,只有黄老师一个人了。二十年前,整个学校还有百十来个学生,这时候,一共也就只有十几个了。
若不是黄老师坚持,村小可能就撤了,村里的孩子们想要上学,就只能走一二十里山路,去隔壁村上小学了。
学生不多,午饭都在黄老师家里吃,家长只用每个月给黄老师交一点点生活费。这样做,一是为了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二是能趁中午时间给孩子们查缺补漏,或带孩子们看看课外书,做些运动什么的。
柳飘飘在黄老师家住的这段时间,除了给师母打下手做饭打扫之外,就是带孩子们读书,教孩子们学习了。
没教过,但毕竟上过大学,有心学,黄老师跟她说一说,就能像模像样地教了。
为学校置办了很多东西。教材、练习册、作业本、铅笔之类的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两千本课外书和放这些课外书的书架。给学校牵了网线,配了两台大液晶电视,好让黄老师带着孩子们上网课,以了解大城市的孩子们都在学习什么。
学校操场上的篮球架是很多年前的,破旧不堪,摇摇欲坠,柳飘飘花钱重修了操场,还挖了沙坑,买了新的篮球架。校舍漏水,顺便也修了。看到什么就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哪里坏了修哪里,没有大的建设,仅修修补补的功夫,柳飘飘手里的存款,七七八八花差不多了。
见柳飘飘这样花钱,黄老师夫妇当然是很惶恐的,不要她的钱,不要她乱花钱。柳飘飘悄悄买,悄悄请工人,等他们见到,东西已经到场了,他们也只好带着惶恐的心情收下了。好在,每一分钱,要么是为学校花的,要么花在学生身上,他们的惶恐才总算没那么严重。
柳飘飘自己的事情,当然也都跟黄老师夫妇讲了。这一路走来,成长的不易,跌跌撞撞,各种心酸,本来以为,会有很多感慨想要跟黄老师说,毕竟,这么多年了,也没跟谁说过。但,真正说出口的时候,却觉得矫情,只能简略,一句感慨都没有,就像陈述别人的事情一样,慌乱地,把这些年的兵荒马乱都说了出来。
黄老师没说什么,只师母眼含泪花抱了抱柳飘飘。
也算是把自己前三十年的人生,都跟人交代了一遍。不交代其实也行,但交代了,好像空的地方就又满了些,没那么孤单了。
也跟他们说了喜欢裴嘉康的事情。年轻的女学生,跟自己夫妇诉说感情问题,黄老师觉得有些难堪,柳飘飘还在说两人的相处呢,他就借口收拾菜出去了一趟,天黑才回来,那时候,柳飘飘已经跟师母说完了。师母的意思是,喜欢就去表白,不开玩笑,认认真真跟他说,愿意就在一起,不愿意,就不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柳飘飘应了下来。
住到十几天的时候,黄老师夫妇就赶柳飘飘走了,他们真不想柳飘飘这么花钱。柳飘飘每次都答应第二天走,可到了第二天,又有新的事情,总是没能走成。这期间,杜建恒的姐姐倒是来“看望”柳飘飘了。得到以讹传讹的信息之后,带着目的过来。张牙舞爪,想要以为那一家三口“讨回公道”之名,从柳飘飘身上盘剥点什么。被黄老师夫妇挡了。
为师那么多年,黄老师夫妇在村里极有威望,极擅长跟村民们打交道。那女人只说了几句,就被黄老师夫妇打发走了。自此,没再来过。
才到黄老师家里的时候,柳飘飘打算见了老师,第二天就走的,却一日日留下来,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期间,每天都跟肖艳玲和裴嘉康联系。肖艳玲希望柳飘飘赶紧回去,赶紧回到城市,开启新的生活。裴嘉康虽然没催,却也说出了“想念你做的饭”,以及“如果一时想不明白回来做什么,就先回来帮我做”这种话。
这两个“想念”,柳飘飘都只回复了表情。第一个表情是动图的“我也想你”,第二个只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为什么第二个只发
第六十章 不生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