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飘飘之前就是一个价值观输出者,俗称——写鸡汤的。因为写的很多都是违心的东西,柳飘飘很看不上自己的工作。觉得没有意义,除了能从傻\/逼手里骗点钱。柳飘飘想写小说,她一直把写小说这件事看得很神圣。觉得小说才是真正的文字,小说才是真正能留下的东西。她尝试了,她失败了,她气馁了,她也想明白了,她不擅长写小说。既然不擅长,就不要去做了,费心费力,不过是另一个不服输的周雅罢了。
想明白就接受,接受自己没才华,或者说不擅长,其实挺难的。很多人就算是想明白了,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所以活得格外拧巴,格外觉得老天不公,格外怀才不遇,格外愤世嫉俗。柳飘飘不,柳飘飘经历的事情比别人多,吃过的苦比别人多,她懂得及时调整方向,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打,才能迅速脱颖而出。
接受了,也就放下了。放下了,也就不纠结了。如果有一天,突然开窍了,又想写小说了,那就写写看,说不定老天突然赐她灵感,下笔如神,妙笔生花呢!至于最擅长的鸡汤,这段时间总跟孩子们在一起,柳飘飘也想明白了,人类是需要精神鸡汤的,因为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开智的过程。运气好,父母或老师能承担大部分开智的工作。运气不好,只能靠自己,要么碰壁后领悟,要么跟信任的人学。
工作室出事之前,柳飘飘有很多粉丝,无条件地信任她,认同她的观点,购买她推荐的东西,认为跟着她,就能变得更好,拥有更好的生活。然而那时候终究是年轻,体会不到能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难得。能仅靠一支笔,就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是多幸运的事情。
好运气和天赋一样,是老天爷给的,不珍惜,就会被收回。
好运气已经被收回去一次了,幸运的是,天赋并没有。之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浪费了。
回来以后,几乎每天都会跟裴嘉康和肖艳玲见面。聊了很多,尤其是未来想要做什么的真实想法。
柳飘飘说,她只想做一个作者,一个我手写我心的,纯粹的作者。为时代发声,为女性发声,为孩子发声,为一切不公和不平发声。做一个有分量、有深度、真正掷地有声的作者。
依然写鸡汤,如果她写的鸡汤能鼓舞人心,能照亮一部分人前行的路的话。
不再说假话,不再为表达而表达,即使被封号,被千夫所指,也一往无前,不言后退。
这些话说出来之后,立刻就得到了裴嘉康和肖艳玲的认同。
肖艳玲说:“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民智。你现在的出发点,和他当初没什么区别了。”
柳飘飘连忙谦虚地表示,跟大先生比,自己拎包提鞋可能都配不上。
裴嘉康说:“帮助人的方法有千万种,用文字影响别人,帮助别人,是很好的一种。”
柳飘飘说:“只是可能赚不到什么大钱了。我本来还想着,赚了钱之后,帮小学重盖教学楼呢!”
“这个可以慢慢来。”裴嘉康说,“或许,我也可以出一部分力。”
肖艳玲说:“继续做kol,边努力搞钱,边实现理想,两者不冲突。”
有劣迹的艺人会遭遇封杀,有劣迹的红人呢?能否继续做kol,却是个问题。柳飘飘当然很想继续做kol,只有成为kol,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声音才会被更多人听到。可是能吗?她不确定,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定要去做一些事情,一定要挽回口碑的重要原因。
这想法跟肖艳玲和裴嘉康说了,肖艳玲当然是无条件支持。而裴嘉康,嘴巴动了几动,“齐因当初真是去自杀的”差点脱口而出,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肖艳玲无数次跟柳飘飘说过,想和她一起做公司。裴嘉康也邀请了好几次,希望她为他工作,帮他把新媒体部接管起来。柳飘飘跟他们说了抱歉。肖艳玲却说:“不冲突呀!咱三个一起开公司,你管内容,其他我来弄就好了。你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写文章的灵感,其他时间,负责公司内容的事情嘛!”
鱼与熊掌或许能兼得,柳飘飘想了想,应了下来。三个人以合伙人的方式深度捆绑,这都是后话了。
除了聊工作,当然也聊了些别的。比如说,怎么回应刘大哥和周雅的挑衅,要不要肖艳玲和裴嘉康帮忙之类的。
裴嘉康和肖艳玲是很乐意帮忙的,柳飘飘说,这是她自己的事情,是她和周雅之间的“战争”,她想自己打。当然,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她是很乐意的。
如果不是杨念和郑玉华主动跳出来接受采访,回应柳飘飘原生家庭的事情,柳飘飘大概率就自己回应了。做错了要承认,挨打要站直,没做错的时候,任何人别想冤枉她。
杨念和郑玉华回应,比柳飘飘自己回应的效果要好。然而柳飘飘自始至终都不说话,却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她迫切地想要重获口碑,想要重新做一个价值观输出者,一个写作者的时候。
柳飘飘跟肖艳玲和裴嘉康说,她想做一场深度访谈,一场关于“弑父”的深度访谈。对话的形式,探讨中国人“弑父”时的纠结与犹豫。话题最好开放些,法律、伦理、教养,什么都可以谈。
“你需要我来做主持人吗?”裴嘉康问。
 
第六十六章 最好的状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