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娘子咬了咬牙,说道:“我听那天东家说,店里还要招两个伙计,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乡下呢,可能规矩上要学一段日子,但品性很好,绝对是个老实孩子,想问问姑娘能不能请让他来,不给他钱也行,我只是不想让他成天的在乡间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那不就废了吗?在县城里面做个小二,学学迎来送往的眼色,日后出去,我也不必担心他了。”
温玉珠看了看孙娘子说道:“你可真是个操心的命!”但却没有拒绝这事儿。
孙娘子大喜过望:“东家是答应了吗?”
温玉珠摇了摇头:“我不能现在答应你,等诸事都妥当了,你再把你弟弟带过来给我瞧瞧,跟你是一样的规矩,试用三个月,合适就留下,不合适就走人,也不必说什么给钱不给钱的,自然是该给多少给多少,干的好是他应得的,干的不好也别在这儿混。”
这话听着不甚客气,却都是实在话,孙娘子高兴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听东家的,东家可真是我的贵人。”
孙娘子是个老实人,翻来覆去能说出来的好话,也不过如此了。
温玉珠好笑的说道:“去吧,早点儿休息,盼哥儿儿也该等急了,你再不去,可就要跑过来找娘了。”
孙娘子心里也惦记孩子,就连忙出去了,温雨珠躺在床上,摸着小腹,心里默默的想着楚阔,她小声的说道:“宝宝,你爹还不知道已经有了你,但如果他知道,一定会很高兴的,不知道日后你们相见,他能不能认出你呀?”
温玉珠想想都觉得高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温玉珠又带着孙娘子在街上寻了两日,总算是寻到了一处合心意的铺子,买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等办妥了文书手续,温玉珠回来就带着孙娘子开始商量,要做什么小吃。
孙娘子说道:“不如做面?”她从前就是做面汤的买卖,对此熟悉一些,也有信心。
温玉珠却觉得不必要:“我们初来乍到,这县城里最多的铺子就是做面食的了,咱们一做面铺子,要和别人产生冲突和竞争,反而容易引来麻烦。况且,我开店做生意,赚钱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没必要与别人争这一口生计之食。”
孙娘子羞愧的点了点头,说道:“姑娘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了。”
这下孙娘子也没什么主意了,温玉珠就直接说道:“我想做两种食物,一种呢,是烧烤,便是把一些肉食蔬菜和海鲜等等,串在竹签上面,进行烤制,加以我们特制的香料,就能变成一道极其丰富的美味,但这更适合夏日。如今呢,也可准备差不多的食材串串,放入不同的汤锅中煮熟,再蘸上其他的酱料,就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这样我们只需要准备同样的食材,就可以出品两种不同风味的食物,是十分便宜的。”
温玉珠想到了从前,某都还没有进行文明建设的时候,路边经常有那种铁皮的麻辣烫车子,后面是一张长桌,桌子中间有深深的凹槽,盛满了麻辣烫的汤和串串,想吃多少可以直接拿取,然后再单独煮一些蔬菜,后来就再没见过那样的吃法,想起来便觉得回味无穷。
温玉珠虽不准备做辣的,但是用高汤、番茄或咖喱,也都能做出味道十分好的串串。
这只是第一步,等人多了,她可以再开一个卖饮料的窗口,一步一步的去增加品种,贪多嚼不烂。
温玉珠心里是稳的,孙娘子却忐忑,于是谨慎的问道:“如果方便的话,东家带我试做一遍如何?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然而温玉珠却知道,孙娘子顾虑的是这种新鲜吃食,整个县城的人都不知道,也没吃过,能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能不能愿意吃?
温玉珠点点头:“自然好呀。”
她也其实也想吃了,于是就喊了阿离上街买菜,买了新鲜的羊肉、牛肉和瑶柱干、粉丝、海带等干货回来进行泡发。高汤在温家是常年备着的。
等到晚上,他们就吃上了刚刚出锅的麻辣烫,温玉珠做了鸳鸯锅,一边是辣的一边是清汤,她自己自然要吃辣的那一边,孙娘子一开始吃的是清汤,她觉得这东西十分美味,没想到还可以再蘸上秘制的酱料,口感更
第218章:麻辣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