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刘征醒来时,已经快晌午了。在刘征洗漱的时候,廖主簿就来汇报详细数据了,昨夜乐进大破黄巾,击杀两名黄巾将领,杀敌数百,俘虏上千,唯一可惜的就是黄巾本就穷困,再加上昨夜的一把火,几乎没有什么战利品。而乐进也是按照刘征的意愿,并没有杀戮过重,而是打出了降者不杀的名号。听到廖主簿这么说,刘征很满意,没有一个主公不喜欢严格执行他的命令的臣子。
等到吃完午饭之后,刘征召来众将,交待接下来的任务。首先就是战俘问题,刘征的指令是由部分县兵以及在此次战役之中立功的壮丁负责看管降卒,而这件事留给一位军司马做。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刘征并没有下令赶尽杀绝,所以有着不少的黄巾仍旧在民间流窜,这不能不管,所以刘征令另一个军司马带领精锐的县兵负责剿灭黄巾残余。最后由廖主簿负责处理抚恤,战后防疫,功劳统计这些问题。这几个人都呆在鹿邑不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征怕黄巾卷土重来,以这几个人的本事,能保住鹿邑短期内不会失守。
而刘征和乐进则带着从国都陈县带来的精兵返回陈县。刘征已经安排传令兵先行一步去向刘宠送战报,里面详述了鹿邑战事以及自己返回的时间。同时刘征在战报中说了当自己率军返回时,倘若陈县战事未结束,他会在夜间从后方偷袭黄巾。
安排完鹿邑战后的事务,刘征就带着乐进和精兵,匆匆赶往陈县了。毕竟,兵贵神速。如果有战败的黄巾兵先赶到陈县,那么陈县那的黄巾军绝对会做好准备。那时偷袭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两日后。
当刘征赶到陈县外的时候,先前派出的通讯兵已经返回了,告诉了刘征,刘宠夸他在鹿邑一战做的很好,并且同意他的偷袭计划。当然了,通讯兵也带了一些陈县黄巾的基本情报。陈县的黄巾人数众多,有数千人,其中有不亚于陈国国都驻军的精锐近千人,黄巾大营就在陈县十里之外的地方。其主将名为李大目,算是一流末端。此外还有小渠帅至少四名。都是二流将领。刘宠的要求是刘征夜袭黄巾大营之后,只需要纵火即可,不必与黄巾硬碰硬,而刘宠到时候只要见到火光,就会立刻出击攻打黄巾。
刘征听完后,一阵沉默,他没想到攻打陈县的黄巾居然这么强,那主将李大目只有乐进能挡上一挡,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不需要直面李大目,这厮还是留给自己的父王处理吧。
当天夜里,刘征率领精兵埋伏在黄巾大营之外,仍然是等到拂晓时刻,刘征亲自带领士卒冲进黄巾大营放火。到底是二流黄巾,这群黄巾虽然开始的时候陷入了混乱,但是在主将连续砍死了好几个乱窜的士卒后,局势很快就被李大目控制住了,当李大目发现前来夜袭的陈国军士仅有数百人之后,立刻指挥大量士卒前去控制火势,而剩下的人前来围杀刘征等人。
乐进自然不必多说,一马当先挡住了冲过来的李大目,李大目虽然境界强于乐进,但却是草寇出身,一招一式没什么章法,反而是被有着家传武学的乐进压着打,如果是相同境界,恐怕乐进就能斩李大目于马下了。
反而倒是刘征这里压力颇大,虽然乐进在之前放火时撞见一个小渠帅,趁其不备,将他一枪挑杀于马下。但是小渠帅仍旧有三个,而此刻三个人正在围攻刘征一人。刘征此刻虽然压力山大,可战局却并不危急。一来是刘征强于这三个渠帅,算是二流顶尖,但是这些渠帅就只是二流末尾了,而这三个渠帅同样是没学过好的功法,招式简陋不堪。二来就不得不说刘征练的这个大风戟的特性了,大风戟长于守势。所以刘征
第十章 返回陈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