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处理完奏章,把张良宣来。张良功成名就后,想学春秋范蠡,遂有了隐退的想法,并在关中终南山找好了修炼的洞庐。高祖见了张良,还没有等他下跪施礼,急忙伸手拉着他坐在了榻上,说:“朕宣先生来,不为别事,是因为近日有娄敬、陆贾等人上奏,劝说朕移都关中,朕也有此意,但还是拿不准,还请教先生裁决。”
张良立即给高祖跪拜答道:“臣感谢陛下的信任,臣当肝脑涂地,竭力效忠。”
高祖微笑着说:“你我就不必客气了,不必拘礼,有啥说啥。”
张良说:“洛阳虽有险阻,但地处中州,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也。而关中左有崤函,右有陇蜀,三面据险,且东有函谷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由西向东,顺势而下,所向披靡。陆贾所说齐地要紧,确实如此,陛下不可不慎重决断,非陛下亲子亲孙,决不可为齐王……”
“好,朕就依先生言。”高祖大喜,更坚定了移都关中的意图。紧接着下了两道圣旨:移都关中咸阳,命萧何立即监修宫阙。同时,命令洛阳十万富户一律迁移关中,不得推辞,凡违反命令者,不但没收全部家财,还要将家人全部充军边关;封刘肥为齐王,凡是讲齐语的地方,尽归齐国。同时,派遣曹参担任齐国相国,委任驷钧为将军、监国。这样一来,整个洛阳城沸腾了,一片繁忙景象。高祖选择吉日移都关中,命朝廷官员各负其责,排齐仪仗队伍,摆好法驾,高祖奉着太上皇,偕皇后、后妃、太子等出宫乘辇,由东向西进发。群臣虽然不情愿,但又不敢抗旨,只好憋着气随行了。
也有由西向东的人群,这便是刘肥一家,他们是从洛阳到齐地上任。明人一看就知道高祖偏向刘肥,不仅刘肥是第一个刘姓家族的人被封王,而且齐地都知道是物产丰饶的地方,高祖之所以把韩信的齐王免了,就是给自己的儿子留着。从某种程度上讲,齐王的地位不亚于太子的地位,齐地在全国的影响力就是第二个关中。不过,好像刘肥家人并不特别欢喜,驷思甚至愁眉苦脸的样子,坐在马车上,一路抹泪,仔细的人发觉,在刘肥的妻妾、儿女中,唯独少了二公子刘章。
刘章在家人东行的时候,独自一人踏上了去楚国的路程。
第112章 移都关中 第一百一十一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