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惊掉了所有人的大牙,可是孙鸿却还是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几手绝活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裁判,然后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第一届京城医术大赛的冠军。
而因为冠军不是主办方仁鹤堂派出来的选手,这也让这次比赛获得了外界的认可,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公平、公正的比赛。于是京城医术大赛也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成了三年一次的保留比赛了。
吕思说到这里,又额外说了一句:这次中医资格考试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家派徒弟参加,就是为了给明年的大赛做准备。所以小浩你明年也是要参加这个大赛的。
第一届大赛以后,不光是冠军孙鸿,最后的十人名单上的人都成了香饽饽,想挖他们的人是海了去了。
最后除了本来就有主了的少数人之外,其他的人都进了公立医院,捧上了铁饭碗。
只有孙鸿却是个例外,他没有进公立医院,而是自己开了一家小医馆了。
其实并不是没有医院找孙鸿,事实正相反,找孙鸿的医院是最多的。几乎全京城稍微有点名气的医院都来了,甚至还有外地的医院也都找来了。可是孙鸿都是不为所动,坚持己见,开了一间小医馆。
还别说,孙鸿没进大医院还真是做对了。由于这次的比赛,让孙鸿有了巨大的名气,来他的小医馆找他的病人是络绎不绝。不到一年的功夫,孙鸿那间十平米不到的小医馆就换成了五百多平的大医馆了。这可是在三十多年前啊,所以说不管在哪个年代,有真本事的人赚钱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快。
至于选择进了公立医院的那些人就苦逼了,一年快过去了,却还是拿着死工资,大部分甚至连主治大夫都没混上。这到不是他们的本事不够,能进入最后的十人名单里,个个的本事都是足够的。可问题是大医院里是论资排辈的,许多在医院里呆了七八年的人都还没混上主治大夫呢,你这一年都没满的,还是乖乖在后面等着吧。
于是这巨大的落差,让这些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也正因为如此,也让京城的大医院里出现了一小波离职的风潮。这里面就包括了皮乐的爷爷皮睿达,他就是在这次离职风潮里,回了老家禹州,在禹州创下了那么大的家业。
李浩坐在书房里是为了听九转还魂针的故事的,结果师父说了半天,也没提到九转还魂针,于是他有些不耐烦地说:“师父,你怎么还没说到九转还魂针啊?”
吕思瞪了他一眼,说:“你急什么,马上就要说到了。”
如果说在其他九个人里有一个不嫉妒孙鸿的人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吕思了。他也没有进大医院,因为整个仁鹤堂都是他的,他自然也就不用进大医院了。因为乔三无儿无女,吕思就成了要给乔三养老送终的人,而仁鹤堂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了。
所以虽然吕思没有孙鸿的名气大,可是只论钱的话,他还真的要比孙鸿富得多。
就在吕思还在当着他的坐馆大夫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有人请吕思出诊。
请吕思出诊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开着车过来接吕思出诊的人,这
第124章 大人物的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