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打开了自己手上这份病历,然后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倒不是被病历的难度给难住了,相反,这病很常见,而且也不难。
病历上开头就写着肠痈二字,后面还写下了肠痈的脉像。其实肠痈就是阑尾炎,而且是急性阑尾炎。这在西医看来只是个小手术就能解决的小病,可是在中医这边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在古代因为阑尾炎而死亡的人还不少,而到了现代,看阑尾炎一般都去找西医了,很少会有人去看中医的。
而李浩手上却偏偏出现了一份用中医手段治好了的阑尾炎,现在李浩就要面临一个抉择了。
那就是他到底是要用中医的方案还是西医的方案来解决这个病历,两种方案他都有把握治好。
用中医的方案的话,有现成的,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已提到灸治肠痈之法:“屈两肘,正灸肘头头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西医方案的就更简单了,开刀既可。
两种方案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中医的优点是不用开刀,缺点是太过烦琐,没有一个星期是治不好的。
西医的优点就是快速,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干活了。缺点就是要开刀,有些伤元气。
如果是给病人治疗的话,李浩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开刀,因为这样快。而且伤元气这种事他也能解决。
可是现在是中医比赛,自然是应该用中医的方案了。
就在李浩提笔要写的时候,突然停住了。因为他想起了中医协会这次让西医也参与进来了,这就代表中医协会想要改革的决心。他们一定不想再这样势微下去了,只有把西医引进来,加大竞争,中医才会有复兴的希望。
李浩一想到这种可能,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凭心而论,开刀的方案更好一些。于是李浩一猛心,把西医的方案写了上去。同时他还把术后康复的方案也写了上去。也没写多少,就是一剂补气养益的方子,十分典型的中医方子。
写完之后,李浩马上就交卷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等第三场考试考完之后,马上就开始紧张的阅卷了。
前两场考试的阅卷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十分简单,只要判断对错就可以了。
而第三场则不同了,阅卷的人必须仔细的看完考生的方案,然后再和原来的方案进行对比。
那些一看就牛头不对马嘴的直接给个零分就可以了,难的是那些似是而非的,这就需要阅卷的人本身就有十分深厚的中医功底。
好在这次请来阅卷的都是一些行医多年的老中医,这点对错还是能分辨得出来的。所以整个阅卷的过程还是波澜不惊。
不过阅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份方案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这份正是李浩的,如果阅卷的人本身有了成见的话,完全可以给他判个低分。可是正是因为阅卷的人本来就在犹豫,所以他才把李浩的方案拿给别的阅卷人看。
这一看就引起了争论,有的要给低分,有的要给高分,甚至有人喊出要给满
第218章 预赛结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