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李卑之侄,今年也不过才十九岁罢了,前不久因为追击流寇的时候马失前蹄摔倒了脑袋昏迷不醒。
原本重活一次又年轻了十几岁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是在融合原主记忆以后,李信却有点高兴不起来。
因为现在是大明崇祯二年,整个西北势如鼎沸到处都是民变、兵变而东北的八旗也是虎视眈眈。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李信还知道再过十五年大明就要被李自成推翻,随后满清入关,神州陆沉,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一片血海之中。
更可怕的是在之后的三百年时间里原本先进、自信、昂扬的华夏文明因为满清的黑暗统治而落后于整个世界,更是被欧美日本等列强欺压到亡国灭种的地步。
作为受后世民族主义熏陶的李信来说,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不能再看着历史悲剧重演一次,于是他在伤势稍好之后便向自己的伯父李卑提出了自荐勤王的建议。
按照原主的记忆,这位李卑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曾随王象乾镇守蓟镇,也曾经担任过山海关总兵麾下游击。
虽然李卑因为与同僚不和被罢官返回榆林,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却被上官所赏识,在西北爆发农民起义之后陕西巡抚刘广生随即启用了李卑平贼。
年纪不大的李信也在这时候加入了伯父的军中,安宁塞一战李卑以精锐骑兵两百人突袭了“老回回”马守应的大营。
义军遇到神兵天降一般的李卑所部顿时溃散,大小头领被杀者有十三人,随后李卑紧追不舍追击两昼夜急行军四百里共计斩首一千余人一战成名。
李信也在此战之中因为表现优异而被李卑提拔为亲丁(家丁,明代将领私兵)队长,随后又跟着升任延安府参将的李卑一起参与富家湾、松树屯两战。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在最后一战的时候李信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再次醒来已经变了一个人了。
“伯父,您当时在山海关是受制于那些昏官,但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天子脚下孙阁老亲自指挥,孙阁老曾经长期督师辽东,难道他还不知兵吗?”
“再说了整天与这些活不下去的乡党百姓为敌,就算斩首再多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他们在造反之前可都是咱们的陕北同乡啊!”
见李卑不太愿意去京师,李信便继续劝说于他,李信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不久之后由孙承宗指挥的收复永平等四城战役,是明军对后金以及后来的清军最后一次大胜。
要想走上升迁的快车道必然要搭上这道顺风车,不然的话以后再与清军作战恐怕就要去填大凌河、松山、锦州这些大坑了,李信可不想去送死。
再加上以李信对明末历史的了解,此时还是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即将成为延绥巡抚成为李卑的顶头上司,到时候李卑、李信都要成为洪承畴的手下随他围剿起义军,这也是李信不愿意呆在这里的原因。
【作者题外话】:诸位久等了!换了三个开头,要是成绩还不行的话就去写脑洞了
第一章 李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