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面容反而让他少了几分脂粉气多了几分豪气。
见他说话客气李信不由顿生好感,笑着对他说道:“将军客气了!都是为朝廷效力,自然要精诚团结。请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敢问将军大名?”
那人先笑了笑,然后说道:“不敢当!在下吴三桂!”
“。。。。。。”
李信楞了好一会儿直到吴三桂露出奇怪的神色,他这才回过神来,强忍着心中的腻歪拱手说道:“啊!原来是单骑救父的吴将军!久仰久仰!真是勇冠三军啊!”
吴三桂听到李信提起了他的成名战不由心中得意。
当年吴襄领兵出城探查敌情结果被上万后金军队包围,吴三桂请求祖大寿出兵救援,祖大寿却担心后金乘机攻城所以拒绝了他的要求。
吴三桂在情急之下领着自己家养的二十名精锐家丁突进了后金阵中。
后金军队没想到有人如此勇猛,居然让吴三桂乘乱得手救了吴襄进城。
吴三桂经过这一战可以说一战成名,号称“孝闻九边,勇冠三军”。
祖大寿因为之前没有救妹夫吴襄所以有些愧疚,于是联合关宁军中的军头们替吴三桂大肆吹嘘,说他“夷夏震慑”,连皇太极都称赞“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经过这一番运作之后吴三桂小小年纪变成了关宁军中的游击将军。
现在吴三桂听到李信这么说,当即拱手道:“在李将军面前不敢言勇!不知李将军是哪年生人?”
“我是万历三十八年正月生人。”
“小弟我是万历四十年六月生人,比将军小两岁。如果将军不嫌弃的话,以后我二人便以兄弟相称如何?”
“吴将军说哪里话,李某最喜欢与将军这等英雄结交!”
“那李大哥为何还如此客气?”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与贤弟一起杀鞑子!”
“好,你我兄弟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一起为朝廷效力。”
当李信与吴三桂二人互相吹捧的时候,孙承宗等人也最终确定了收复失地的计划,那就是等广东的红夷大炮运到之后便立刻攻打滦州。
之所以要等广东的红夷大炮倒不是孙承宗等人故意拖延时间,而是因为广东佛山手工冶炼发达同时因为距离澳门比较近,使得当地的工匠学到了葡萄人的铸炮技术。
这就使得广东铸造的红夷大炮以及其他火炮、火铳质量远高于其他地方铸造的,更是比朝廷兵部军仗局铸造的火器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早在皇太极去年十月刚刚入关的时候,兵部已经下令广东将当地铸造的大炮运来北京,前几天才刚刚抵达北京,所以祖大寿的要求并不算过分。
既然已经商议出了具体对策,众人自是返回各自的营地做好进攻的准备。
第二十三章 督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