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四小贝勒之一,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汉语聪明的意思。
“大汗,可派人去科尔沁联络蒙古诸部一起出兵,据科尔沁部派人来说此次四城之战蒙古人被明人的火炮所惊吓有惧战之意,此次出征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金的火炮之威。”
多尔衮口中的科尔沁部指的是朵颜三十六部中最强的一部,他们是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以及部下的后裔。与其他部落一起吞并朵颜三卫之后长期游牧于喜峰口外的草原上,是后金最坚定的支持者。
“没错!十四弟的这个意见很好,这提醒了我。”听了多尔衮的意见之后皇太极大为赞赏当即对另外一名属下开口。
“索尼!”
“奴才在!”
“我命你带二十人前往科尔沁部去找吴克善,由他出面召集蒙古诸部前来与我相会!”
“??
皇太极口中的吴克善是此时科尔沁部的首领同时也是皇太极的内侄加大舅哥,因为皇太极先后娶了吴克善的姑姑以及两个妹妹。
这其中既有后来的孝庄太后布木泰(大玉儿)也有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当然现在海兰珠还是别人的老婆,得等三年之后她成为寡妇了才被哥哥献给了皇太极。
就这样后金方面开始了厉兵秣马的战争准备而明朝方面中央朝廷在关注关内的流寇,关宁军方面还在筑城想着可以多数万亩良田却不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到来。
自从知道关宁军重新修筑大凌河城堡以后,李信就确认历史并没有发生改变,大凌河之战还是要爆发。
于是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边派人渡过大凌河去探查情报一边对部下的火炮、火铳加紧训练,同时对于自己部下那些精锐家丁统领的骑兵的训练也没有放松。
李信所部与关宁军最大的区别就是骑兵方面,关宁军的将领如祖大寿等人喜欢用蒙古人当家丁认为他们憨厚易于控制同时弓马娴熟,步兵则用汉人。
而李卑李信因为在陕西常年与蒙古人交战对于蒙古人的战斗力有些蔑视,所以他们的部下骑兵大多都是从陕西带来的延绥镇汉人。
虽然弓马技艺方面稍逊于关宁军的蒙古家丁,但是这些汉人与李信是同为陕西人是乡党他们更为忠诚,不会发生战场投靠后金的情况。
要知道在辽东由于后金的大力拉拢很多明军中的蒙古人纷纷投靠了后金,他们在后金的优厚待遇又吸引了更多的蒙古人前去投靠。
大明崇祯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同时也是后金天聪四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率领部下离开沈阳前往讨伐大凌河,一场决定明朝与后金命运的决战即将到来!
在原本的时空之中皇太极正是通过这一战摧毁了明军的关宁军主力,将包括祖大寿在内的一大批关宁军将领俘获,可以说这一战对后金的重要性不亚于后来的松锦会战。
但是这一次有了新的变数,那就是原本没有出现在辽东战场的李卑、李信出现在了这里,他们将给这场大战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作者题外话】:稍晚一些还有两更!
第四十二章 沈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