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经过基本军事训练之后表现优异的农夫可以再进入军中进行集训,到时候这些人就会在短时间之内成为强大的士卒,这也是李信所构思的快速成军的办法。
按照李信的计划每一个军屯之中都要在战时可以抽调出一百名长矛手加上五十名火铳手,另外再加上能够操作小型佛朗机、虎蹲炮的炮手三十人。
李信的这个配置直接放弃了弓箭手与刀盾手,因为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所作用,这些平时还要进行生产的农夫显然不合适,李信要的是快速成军。
一旦他们上阵是有李信直属的脱产职业军人进行恶战,而这些预备役的士卒则主要侧重于远程输出,保护后路。就算是长矛兵面对的敌人也将是被火铳、火炮所削弱后的敌人。
李信作为后世的穿越者自然知道欧洲战场上随着各式燧发枪、火炮的发展,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他心里对这些预备役农夫的期望是能够在大量生产燧发枪之后迅速成为数量庞大的火铳部队。
他们可以与炮兵、骑兵在一起经过军事集训之后,便能够成为一支令行禁止敢于作战的正规军。至于冷兵器作战,暂时并不指望他们。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李信打算经营登州一两年之后能够在登州一地随时动员出一万八千人的兵员,并且这些兵员是相比明朝普通边军也不差的士卒。
他们平日里维护地方治安,大规模战争之时可以快速补充李信所部精锐的损耗,再依托于登州面临大海的优势,李信不信不怕任何人。
同时为了能够渡海打击后金也为了能够与日本、朝鲜贸易获取财富,李信决定秘密建立一支船队,至于水师的所在地他也选好了那就是威海卫刘公岛。
这个后世北洋海军的所在地,在明末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小岛正适合李信建立水师基地。李信开始在难民和周围渔民中征召水手,虽然他对水师的理解也是个半桶水但比其他同行就要好多了。
做什么事都要靠同行衬托,李信周围的势力包括东江镇在内就没有一个有远洋水师的对手,他们最多算是海岸警卫队。李信所要建立的水师对标的则是现在在福建刚刚就抚没多久的郑芝龙。
毕竟在将来李信要到日本做贸易就会抢郑芝龙的财路,说不定海上还要打起来,若是不建立强大的水师估计就是给郑芝龙送钱了。
至于水师总指挥的人选李信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被他从东江挖墙角挖过来的金声桓。因为金声桓平叛时期与李信走的太过接近,结果回东江之后便被尚可喜告了黑状。
东江总兵黄龙自然不会允许手下之中出现一些与外镇勾勾搭搭的人,于是大笔一挥将金声桓赶到了一个小岛上自生自灭,名义上却是给他升了参将。
李信趁机前去挖墙角,最终金声桓从东江镇辞官加入了李信的登州军中,现在他就被李信安排到了刘公岛。
虽然同样是被安排到了小岛之上,待遇却是天差地别,金声桓面对李信要人给人,要粮给粮的安排自然是感恩戴德。他开始想方设法的经营建设水师。
李信表面看着对他信任有加其实军饷的发放与人事的任免权却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是权术的需要。
第一百零六章 军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