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也是陕北人?为何在这沁水?”
“说来惭愧,学生本是府谷县的廪生却被王嘉胤俘获,没有胆子殉国就从了贼。后来随王嘉胤的大军来到了山西,前年进攻窦庄的时候被老夫人俘虏,蒙她开恩不杀就留下做了个账房先生。”
李信心想好嘛这位还换了好几个老板了也是一个人才,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个韩廷宪在明末也算是有名之人。在原本历史上他与张道浚联合将王自用戏耍于股掌之上,帮助窦庄连续三次抵御农民军的进攻。
只不过后来张道浚因为得罪了朝廷中人被流放,这个韩廷宪就消失不见了,在这个时空里却意外的跟随了李信。
“既然先生是读书人那就在我身边做个书记吧。”
李信口中的书记与后世的书记意思不同,明代的书记类似于后世的秘书。
“谢将军厚爱!”
李信所部在窦庄停留了五天之后开始迅速出发,一路上他们沿着官道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之后抵达了太原府。这一日在太原府外休整完毕正准备出发的李信却发现军营中有几个孩子被绑了起来。
“为何将他们绑起来还打他们?”
李信走到近前看到几个孩子身上有被鞭子抽打的痕迹顿时勃然大怒,他向一旁的士卒厉声喝问。李信没想到在自己军中居然有虐待孩童的事情发生。
见李信发怒明军士卒急忙跪倒在地,向他解释:“这几个孩子是之前从流寇那里俘虏的孩儿军,他们一直假装归顺趁咱们放松了警惕偷马逃跑,要不是哨官亲自带队去追就让他们跑了,所以才惩罚他们。”
接着那名明军士卒又补充了一句,“哨官也是看他们年幼才手下留情,要不然按军律他们都要被处斩的。”
听完这名明军士卒的解释之后李信这才明白是自己误会了他们,于是说道:“是我误会你们了,起来吧!”
等明军士卒起身之后李信来到了一名相貌虽然年轻但是身材已经很是高大的孩子面前问道:“军中可曾克扣你们的口粮?可有人平日里欺负你们?”
“没有。”那名年轻人摇摇头表示没有。
“那为何你们要逃跑?跟着流寇当孩儿军有啥好的?”
“义父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背叛义父呢。”
李信没想到这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有情有义,于是笑着问道:“你们义父是谁?”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还是大声回答:“八大王张献忠就是我们的义父。”
李信一听张献忠的名字不由精神一振,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带着满怀希望的语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张宁宇。”
“张宁宇。。。。。。”李信先是略感失望的重复了一下又突然想到了什么继续发问,“你本姓什么?”
“我原本姓李,叫李宁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双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