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加赋[1/2页]

明末逆臣 石清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当崇祯为了军饷而愁的日夜难眠的时候,洪承畴的请罪奏疏又来了,原来是他部下的总兵艾万年、刘成功以及参将刘泽清在领兵追击流寇的时候中伏而死。
      这一仗是高迎祥与李自成亲自指挥合计数万精锐流寇将五千官军团团包围,经过一场恶战之后除了一千余人的官兵拼死杀出重围之外其余全部给歼灭。
      洪承畴得到败报之后吓得一边连夜派人追击流寇,一边写了请罪奏疏给崇祯,并在奏疏里诉苦指出自己实在是没有精力管辖如此大的范围。
      崇祯得到消息之后一边下旨申斥洪承畴丧师辱国一边改洪承畴为西北总理军务大臣,专管陕西、山西的流寇,一边任命郧阳巡抚卢象升为湖广巡抚兼任江北(南直隶北部)、河南、四川、湖广总理军务大臣。
      这样一来等于是给洪承畴与卢象升分配了任务,两个人一个管西北,一个管东南,好处是两人可以专管自己的地域不用来回奔波。
      至于坏处嘛就是所需的兵力又增加了,随之而来的便是需要的饷银也跟着增加,崇祯无奈之下让地方督抚上折子提建议,看能否解决军饷问题。
      卢象升在接到旨意之后便给崇祯上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因粮输饷”。所谓的因粮输饷就是向官僚、士绅、吏役征税,而普通百姓可以不用交这份额外的银子。
      在地方当官多年的卢象升知道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困苦,也知道他们手里根本没有钱,只有那些地方上的豪绅、官员、小吏衙役才有银子可以征收。
      他的这条建议受到崇祯的重视,崇祯在朝会上拿出命大臣们讨论,结果这些平日里一个个讲着要精忠报国的大臣们却没人赞同。
      接替张宗衡成为宣大总督的杨嗣昌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建议与卢象升看上去相似却又意义完全不同。杨嗣昌的建议是“因粮均赋”。
      所谓“因粮均赋”就是根据拥有田产多寡来交银子,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每亩加派米六合,以每石折银八钱征收,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这样田赋加派每年能得白银三百三十万两。
      看上去公平的很,但是实际上,土地多的人那里收的上来吗?其最终结果就是底层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更多的人活不下去了。
      可以说杨嗣昌的这个建议看上去与卢象升的建议相似,但是实际结果却是与卢象升的初衷完全相悖的,这个政策符合了官僚士绅的利益。
      “这下子百姓的日子更苦了。”
      在马牧集的明军军营之中,刚刚练兵结束回到大营的李信看了朝廷那边传来的消息之后,冷笑了一声随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总镇,为何如此说?”韩廷宪看了之后觉得杨嗣昌的建议很合理,他见李信冷笑便疑惑地发问。
      “韩兄,如果我是拥有大量田产之人的话,我有办法免交这部

第一百五十二章 加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