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科技[1/2页]

明末逆臣 石清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朝堂之间的争斗李信并不知晓也不在意,他现在正在查看登州制作的水力机床。说来也是巧,当年温体仁替李信寻找的葡萄牙雇佣兵之中为首的两人分别是罗德里格与科德略。
      罗德里格相比之下更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雇佣军,善于使用火炮所以被李信带入军中指挥炮兵,而科德略则更像个耶稣会传教士,被李信丢在了登州。
      科德略为了传播“主的荣光”也为了做出一番事业,多次向李信请求再次前往澳门聘请人才,李信便向其保证若是能够带来先进技术的话就允许在登州建造天主教堂。
      有了李信的这个保证科德略爆发了无尽的热情,他在这几年时间先后回澳门三次带来了大量的技师,在登州修建了水力磨坊、水力机床等。
      这加快了登州生产燧发火铳的速度,要知道大明之前的火铳枪管都是用精铁铁片卷成大小两根铁管,以大包小防止炸膛。之后再用钢钻去钻,熟练工匠的一天也就能钻一寸费时费力。
      这种原始的工艺一个月才能做一根火铳铳管,再去打磨管壁使得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还容易出现残次品。
      现在有了水力钻床钻铳管一个熟练操作的工匠一个月可以生产七八根火铳铳管,再打磨一番之后就能使用可以节省七八倍的时间。
      “科德略,我要谢谢你!要不是你带出了这么多的工匠,也不会有我们在前线打的胜仗!”
      李信观摩了一番工匠的生产之后对跟在身边的科德略表示了感谢,本来他对这个神棍不太感冒,觉得他不如罗德里格,没想到最后是他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惊喜。
      “总镇,这都是上帝的福音,您在外打胜仗也都是上帝的保佑!”
      科德略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他又在抓住时机向李信传教,这让李信有些头痛,他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我还有其他事,你先忙!”
      说完忙不迭的走开了,这个洋鬼子啥都好,工作认真负责,为人也温和有礼就是信仰太过狂热,这让李信有些不喜欢。
      摆脱了科德略的纠缠之后李信又带人来到了冶炼工坊,他要找的是一个叫徐宁的人,因为听说他有解决李信心心念念的铳刺也就是刺刀的办法。
      李信决定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原本李信以为加个刺刀是很简单的事,没有现代的卡座技术就用套筒技术甚至于插入火铳口的插入式刺刀。
      结果经过实际试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刺刀其实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首先插入式刺刀长期刺杀之后不但会对火铳枪管产生损坏,更重要的是不容易取下,火铳兵在拔刺刀重新装弹的时间里受到突袭会手忙脚乱。
      而套筒式刺刀,刺刀和枪管配合太紧不容易安装也不容易取下,配合不紧刺刀太松,一动就掉。
      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刺刀和刺刀座直接都有卡簧卡接,取下的时候按下卡簧按钮取下,不想取下的时候刺刀可以比较牢固的连接在刺刀座上。
      由于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科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