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 轻骑[2/2页]

明末逆臣 石清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老爷,官军走了怎么办?”
      在大城县城头上戒备的守城快手(明代一种差人)脸色苍白,声音颤抖的向同样在城头的知县武振声说道,原本他们还指望城外这一支甲胄明亮的官军协助守城呢。
      “走就走吧,所谓的天下强军登莱军也不过如此!他们可以走,咱们不能走,为了全城的百姓,为了家人子女不被掠夺咱们要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之前马进忠到来的时候武振声就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不让他们进城,现在等马进忠走了又认为马进忠等人是惧战。这武振声还是有些能力的官员,从这就可以看出明末文官对武将的歧视有多严重。
      在阿济格全军向着大城而来,马进忠率部向东转移的期间,两军的夜不收与斥候们开始了交锋。因为天气炎热双方的这些骑兵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轻甲作战,战马也都没有披挂马甲。
      马进忠一方的精锐夜不收大多出身于陕北,人人弓马娴熟,还配备着两把短铳,而清军斥候这一边则是满洲八旗为头领带着一些蒙古人。
      蒙古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骑术比满洲人还要精湛,他们的骑射技艺也高于满洲人,但是这些蒙古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打顺风仗可以,一旦形势不利容易选择逃跑。
      所以这些满洲八旗更多的是起到督战队的作用,他们要逼迫这些蒙古人拼命,由于距离不远双方没多久便迎面撞上,随后爆发了激烈的前哨战。
      在这些前哨战之中蒙古人充分显示了他们高出满洲、登莱两方一头的骑术,这些人不用手抓马缰绳,全靠双腿夹住马腹却奔驰如飞,手中的弓箭也飞速向明军射来。
      当明军夜不收一手控制马缰绳,一手掏出短铳准备接近开火的时候,这些蒙古人又一个漂亮的侧转拉开距离。在拉开距离的同时他们身体后转开弓射箭,正是蒙古人拿手的“曼古歹”战术。
      所谓“曼古歹”战术就是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这一战术的核心就是假装溃逃,诱使敌人追击,而其精髓就是速度和突然性。
      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从远距离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不与敌人近战交锋,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明军夜不收被蒙古人用这种战术骚扰的心头火大,随后他们便在队长、百总的指挥下重新列队,他们讲短铳放下直接拔出了马刀。
      明军骑兵身上的轻甲都是登州精心打造的质量上乘,对于轻箭并不惧怕,加上人人都有骑兵盾,只要战马不被射中他们是不怕蒙古人的轻箭的。
      那些蒙古人正射的高兴,突然见到明军不再用短铳与他们互射而是拔出了马刀准备冲锋,不由都心里暗骂这些蛮子不怕死。
      但是看到身后脸色阴沉督战的满洲骑兵,这些蒙古人却不能逃窜的过远,只能一边用弓箭骚扰明军一边准备与明军对冲。
      【作者题外话】:今天至少四更,有时间就继续五更!今天上午有点事,没来得及写!

第一百八十七章 轻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