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京观”指的是将人的头颅与土混合在一起,堆积成一个高大的封土丘,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座人头塔,这是一种极为残暴的震慑敌人士气的手段。
京观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是楚庄王战胜晋军后,为了一雪当年楚军被晋军城濮之战击败的耻辱而发明的。因为过于残暴一直没人再使用,直到战国时期燕昭王破齐复仇才重新筑京观。
随后的几百年里只有王莽、司马懿这等大奸大恶之人才筑京观,但是到了五胡乱华时期残暴的胡人开始大肆用京观来威吓敌人。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赫连勃勃在关中击败东晋军队之后筑造的“骷髅台”与拓跋?击败慕容宝之后在参合坡筑造的京观。
而汉人军队被最大规模的筑造京观则是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之后,隋军数十万将士被做成了京观在辽东示众,后来直到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才重新将这些将士安葬。
现在多尔衮将已经近千年不用的京观重新拿出来糟蹋明军阵亡将士的尸体,显然是因为他被明军的激烈抵抗以及自己受到的损失所激怒。
他要用这种手段来震慑明军以及广大的明朝百姓,让他们感到害怕以后不敢抵抗清军的入侵,毕竟清军人少若是再遇到这么几次激烈的抵抗,他们的人力资源就会被消耗殆尽。
“什么声音?”
正当清军依照多尔衮的命令开始砍明军士卒的首级准备做京观的时候,突然感到地面都在震动,随后他们惊恐的发现东面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骑兵群。
刚才的声音正是马蹄敲打地面之后引起的震动声,随着这群骑兵越来越近,清军士卒也看清楚了对面红色海洋一般的骑兵群之中的大旗。
“李”、“登莱”两个绣金大字在大旗之上迎风飘扬,更让清军恐惧的是对方的战马没有披甲,所以行进速度极快,眨眼间已经快要来到近前了。
“敌袭!”“登莱军来了!”
之前吃过李信大亏的阿济格所部首先开口疾呼,随后其他清军也跟着骚动起来,不少人开始披甲上马准备作战,但是更多的人却开始惊慌失措。
更糟糕的是由于天气炎热,这些出身于辽东白山黑水间的满洲八旗们根本适应不了这个气候,在战事结束之后的第一时间里就脱掉了自己身上的重甲。
现在骤然遭遇突袭,很多人出于本能想着先穿甲再作战,这就直接导致了清军整队速度的下降,而这一点时间就是致命的错误。
毕竟刚经过大胜人人不但疲惫也都有些懈怠,此时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原先的那股有我无敌的气势,在被突袭的情况下各部的反应也充分表明了他们精锐程度的差距。
巴牙喇士卒首先就去最近的战马之旁上马整队,有些人根本不穿重甲就上马,只拿短兵与弓箭,显然是做好了肉搏的准备。
而那些普通骑兵以及蒙古骑兵、汉军骑兵则表现的要不堪一些,他们慌忙找兵器并寻找自己的战马而不是就近上马,至于那些包衣奴隶更是开始乱窜。
&
第二百一十章 突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