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怕额娘说什么过激的话,兮辞眼神制止,脸上带着浅笑,“皇额娘的好意儿臣心领了,按理说,长者赐不可辞,只是儿臣身边教引嬷嬷均是皇玛法所赐。
      而且儿臣自认规矩尚可,再加上两个未免太过奢靡了些。
      皇玛法给儿臣的册封圣旨上,写着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兰心蕙质,人品贵重,行孝有嘉,于社稷有功,儿臣觉得皇玛法也是这么想的,皇阿玛说对不对?”
      既然她想拿孝道拿捏兮辞,那兮辞就拿孝道讥讽回去,父死三年,子尚且不能夺父志,更别说儿媳妇了。
      除非她不要她的贤后名声了。
      看看热闹被拉进了战局,皇上看着自己女儿那两眼孺慕得模样,咳了两声说道,“怀瑾是皇阿玛和朕一手教出来的,规矩自然不差,至于成婚,不急”。
      看似不偏不倚的一句话,实则皇上向着谁一眼就能看出来。
      兮辞轻笑,眼睛微眯,语气带着淡然,“皇阿玛英明,皇额娘说的夫妻恩爱和谐,儿臣只能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儿臣是皇阿玛的女儿,是大清的公主,是君,未来额附是臣,哪有屈尊去包容臣子的,那岂不是丢了我皇家的颜面”。
      不得不说这辈子的身份确实足够高,这公主的含义也不同,上一世她是幽州的公主,嫁给皇朝还能称的上门当户对,这一世不管嫁给谁都是下嫁,这话虽然不客气,但也不错。
      再说清朝也没什么好男人,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嫁到蒙古更是身不由己,小妾庶子一大堆。除非从小培养,要不然呵呵。
      年家都算是家风清正了,但她外祖父、大舅舅、二舅舅也都是有小妾的,只不过没有庶出子女罢了。
      “说的对,怀瑾,甚得朕心”皇上毫不掩饰自己的偏爱,觉得这个女儿最像自己。
      这就是男人,双标的很,自己的女人喜欢绿茶白莲花愚蠢又美丽的,自己的女儿又希望是一个霸王花,免得被欺负。
      “皇阿玛今天这么开心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呀?”既然都说她合心意了,不如她再接再厉。
      这个古代位面和其他世界不同,对女子尤为苛刻,兮辞也是先皇驾崩,出宫建府手脚才放开了些,不必想从前那般谨慎小心。
      而且兮辞从来不敢低估皇上对京城的掌控力,所以一直明面上当着贴心女儿,毕竟受宠的公主和不受宠的待遇可不一样。
      看她和温宜就能看出来。
      华妃的位分不完全是因为她这个女儿,但曹贵人确实是生了女儿还是一个贵人,若不是兮辞答应护温宜一次,可能最后也是远嫁的命。
      剧情中甄?帜敲词艹瑁???皇钦昭?都蘖耍?苟?蘖恕
      隔空点了点兮辞,笑着说道“午后西北来了捷报,说你舅舅年羹尧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尽获其人畜部众,好一个年羹尧,好一个年大将军”。
      此时的皇上或许是真的开怀的,脸上的笑意也真实了不少。
      听到自己哥哥的事,华妃脸上带着明显的得意,站起身,眉开眼笑“哥哥在前朝替皇上效力,臣妾在后宫为皇上尽心,那都是当然的”。
      兮辞揉了揉眉心,还好没同意让九九给华妃托梦的事,不管是大梦三生,还是重生,掌握的都是先机,脑子该多大容量还是多大容量。
      指望她能智商变高那是不可能的,聪明人往往是走一步想十步,她额娘的性子,有勇无谋的代表,若不是靠舅舅还有她这个女儿撑着,早就被算计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皇阿玛过誉了,舅舅能首战告捷也离不开皇阿玛的统筹全局,知人善任。”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居功可以,但年羹尧绝对不能傲,这可是要命的。
      听到女儿瞎说“大实话”,皇上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缝,心里对兮辞说的话很是受用,“你呀,就知道哄朕”。
      兮辞却眨着大眼睛一脸无辜的模样好像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她心里想的很清楚。
      哪怕她的母家是年家,但是明面上她肯定要向着皇上这边,否则哪怕再宠爱她,皇上这个小心眼的也一定会记上一笔。

第12章 家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