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宴一结束,萧?当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
接着收拾行囊,立即启程。河池所有兵马,均交给李二。
李渊见萧?夫妇来到,十分高兴,盛宴款待。立刻授萧?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即户部尚书)。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二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前朝宰相,只有萧?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
但也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萧?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词简括直率,屡次逆忤圣意。
一次,当朝论事,萧?与陈叔达意见不合,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太宗几次都制止不住,满朝文武乱作一团。
李二初登帝位,有树威震慑大臣的心理。二人如此放肆,顿时怒不可遏,推倒御案,拂袖而去。
随即传出一道圣旨:“萧?、陈叔达身居相位,然言语失态,皆有对皇上不恭之罪,一并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
这是萧?在唐李二贞观年间第一次被罢相。萧?本来心高气傲,为唐朝筹划多年,殊多建树,罢官回家,越想越气,悲伤不已,竟然大病不起。
李二闻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激,想到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社稷江山,当即传下圣旨,任命萧?为太子少师。
萧?病情好转,入宫谢恩,李二也好言宽慰,又把女儿许配萧?之子萧锐。皇帝和大臣成了儿女亲家。
贞观元年六月,尚书右仆射封伦病故,萧?被罢尚书左仆射之后,此位也一直空着。
至此,尚书省二仆射之位皆虚,百官无首。太宗诏任萧?恢复尚书左仆射。
这是萧?在贞观年间第二次出任当朝首相。
萧?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贞观元年十一月末,复出后来满五月就再度罢相。
原因是唐俭出使突厥,萧?请他藏封家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皇后。
唐俭走后,嫉恨萧?的人告发萧?私通书信于亡隋皇后。
兵部尚书李靖带兵征讨突厥杀了突厥颉利可汗的妻子、隋室的义成公主。
萧后感念她的恩情,悲痛不止。萧?上奏弹劾李靖。有人乘机进言,说萧?弹劾李靖不当。
贞观四年七月,李二任命萧?为太子少傅,免去御史大夫,不再参议朝政,萧?第三次被罢相。
贞观八年,太上皇李渊中风,于第二年五月去世。
李渊的丧事办完后,李二颁诏,起用萧?“特进”,参与政事。
这是萧?第四次拜相。萧?第四次出任宰相一年以后,因急躁、偏狭再次被罢相,并且贬出京城,出任歧州刺史。这是第四次罢相。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二命长孙无忌、萧?、李世绩等审理此案。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册立晋王李治为新太子。
以萧?、李世绩为左右仆射。这是萧?第五次拜相。
贞观二十年,萧?与同僚多不合,关系紧张,并且屡屡逆忤圣意,李二极为怨愤。
因念他忠诚耿直,不忍再度废黜他,希望他能自动辞职,以保全面子。
可他不肯,需要李二给他一个理由,最后惹怒了李二,李二亲写诏书罢免了他的相位和全部封爵、封邑并且贬出京城,这是萧?第六次罢相。
看完资料的陈青,在脑子里想了想,猜到了此次他来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让唐俭带信一事!
第161章 唐俭出使突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