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多尔衮,真的慌了[1/2页]

大明:父皇别上吊 我是年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蒙古五万骑兵,不但没有攻下大同,反而大败而归,只有千余人马逃回了草原,这怎么可能?!”
      多尔衮听到手下汇报,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几乎要将手里的杯子,摔个粉碎。
      不过,想到最近摔的杯子太多,已经到了满地瓷茬子的地步,他最终还是强行忍住了。
      “这不是真的,本王不相信蒙古人会这般无能,其中一定有猫腻,查清楚了,必须查清楚了。”
      沉吟片刻,他长长舒了口气,愤懑心情有所舒缓,才继续道:“大明军队最近确实变的很凶猛,打起仗来悍不畏死,但那是有特殊原因的。”
      “这些兵丁,都是李自成叛贼,若不用命,就会被处死,他们是不得不拼命。”
      “但镇守大同的兵马不一样,他们是新近招募的,和以前的大明士兵一样,都是没卵子的懦夫,绝不可能是蒙古人的对手。”
      他都如此肯定了,其他人能说什么。
      只有铁杆汉奸范文程,干咳一声,大着胆子劝道:“摄政王,虽是如此,但蒙古人败了应该确信无疑,我们还是要有所准备。”
      “万一,咳咳,奴才说的是万一,他们通过草原,长驱直入杀入辽东,我们可就面对两面夹击之势了。”
      “所以,还是要有所防备的,当然也不需要太多人手,一万足矣……”
      一万?!
      这还不是太多人手?!
      如果在南下山海关之前,一万人对大清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他们的精锐在南下山海关一战,损失太多了,大量人马又被牵制在辽东地区,想抽调人马极为艰难。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在大清气势如虹时,他们一个个俯首帖耳,让干什么干什么。
      可现在,大清被明王朝压着打,他们就不怎么用心起来,不论打仗还是干事,都欺上瞒下,甚至是故意推诿不前。
      双眼爆射寒芒!
      神情阴晴不定!
      多尔衮突然看向一个汉人老者,冷哼一声,问道:“洪承畴,你说该怎么办,不准说不知道,必须说出个办法来。”
      “哼哼,每次本王问你话,你就顾左右而言他,太后问你,你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很不好,本王很不高兴。”
      太后就是大玉儿,也就是以后的孝庄太皇太后。
      她原本与多尔衮两小无猜,甚至私定终身,结果皇太极个老色鬼,一眼就看中了大玉儿,直接强迫其滚了床单。
      好在,皇太极死的早。
      多尔衮虽然与大玉儿,没能光明正大在一起,但自从皇太极死了,两人也没少滚床单。
      只是,有个流言令多尔衮极其不满,那就是大玉儿不但喜欢和他滚床单,还喜欢洪承畴个老头子。
      甚至都有大玉儿和洪承畴,柴房里滚床单的段子。
      所以,他历来看洪承畴不爽,却也不得不承认,洪承畴确实是个人才,出的主意又阴又损,往往能让大明喝一壶。
      “这个,微臣也没什么好办法。”
      洪承畴踟蹰着说道,却见多尔衮眼中寒光一闪,心知大事不妙,连忙继续道:“倒是有个浅见。”
第103章 多尔衮,真的慌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