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各怀心事的小朝廷[1/2页]

大明:父皇别上吊 我是年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钱谦益慌了!
      原本他称病在家,不对,一开始是称病,后来是真的病了——听说自己的得意门生侯方域,投降太子朱慈?R,他就吐了口血,然后倒在地上没爬起来。
      这些日子,经过仔细的调养,他的身体,总算有了起色,慢慢好起来,至少不用躺在床上了。
      可身体刚好一些,一个消息,就突然传来,打击的他浑身乱颤,两眼发黑,差点再一次晕过去。
      “什么,你说什么?!”
      “黄得功投降了,带着自己的兵马,连一仗都没打,就这么投降了?!”
      “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难到朝廷,短缺了黄得功的粮饷?!”
      他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南明所依仗的四镇将军中,只有高杰和黄得功靠得住。
      至于刘良佐和刘泽清,就是两个墙头头草,哪边好处多向哪边跑,反复无常,根本就是小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是投降派,满清打过来,立刻就举手投降。
      刘良佐也就罢了,他弟弟刘良臣,早在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凌河之战时,就已随祖大寿投降清廷。
      刘泽清则是投降又叛,叛了又投,反复无常,想出一出是一出,最终投降满清之后,直接被绞死了,死的那叫一个惨。
      当然,在这个时空,刘良佐的弟弟刘良臣,没得到什么好果子,早在朱慈?R攻破的时候,就将这批汉奸拉出来,该杀头的杀头,该剥皮填草的剥皮填草。
      “现在看来,只能依靠高杰新招的兵马,以及刘良佐了,毕竟刘良佐和太子朱慈?R,有些杀弟之仇。”
      想到这里,他彻底坐不住了。
      纵观整个朝堂,聪明人确实有,但真的不是很多,如果没有他主持大局,很可能会坏事。
      狠狠一拍大腿,他咬着后槽牙,叫道:“罢了,承受千古骂名,就承受千古骂名吧,老夫豁出去了。”
      “快,快点备轿,老夫要进宫面圣,要告诉陛下,到底该如何去做,千万不能把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可惜的是,当他着急忙慌赶到皇宫,见到弘光皇帝,大好形势已经毁于一旦了。
      “什么,刘泽清也投降了?!”
      “这,这,这怎么可能?!”
      “咱们不是答应刘泽清,要给他三十万两白银吗,难道朱慈?R给的更多?!”
      朱慈?R自然不可能,给刘泽清银子。
      事实上,他一个大子儿,都不会给刘泽清——他给的只是一封战书。
      战书很简单,只有一行字:要么投降要么死。
      可怜刘泽清,拿着这封战书,足足一个晚上没合眼儿,翻来覆去的想,想得头发都白了。
      他不想投降!
      真的不想!
      留在南明小朝廷,他是四镇将军之一,特别是在高杰失败、黄得功投降之后,他就是南明的撑天之柱。
      如果有可能,他甚至会像历代的权臣一般,控制整个朝廷,行废立之事,说不定最终,还能谋朝篡位,自己过过皇帝瘾。
    &nbs

第134章 各怀心事的小朝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