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烟熏[2/2页]

民国第一侠女 长明不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试验一下,把药粉点燃熏熏看。”梁红英一听,充满期待的说:“好,咱们先试验一下。”于是,三人先撤回住地,着手进行这个小实验
      。
      回到磨坊,小伙子对梁红英和另一个同伴说:“你们等等,我去以前上班的药店,问问是哪种药草,看能不能大批找到。要是能找到,我再打听一下效果。”
      梁红英和另一个小伙子便在磨坊等着。他们不住在磨坊里,旁边有可供居住的房子。即便心急如焚,也只能耐心等上一天半天。
      小伙子为了争取时间,不敢迟疑,匆匆赶到镇上,向药店老板打听情况。这一去就是一整天,傍晚时分,他才回来。一回来,脸上就洋溢着欣喜的神情。梁红英见状,知道他成功了,忙问道:“怎么样?”
      小伙子领着他们来到屋外,背来了一个沉甸甸的麻袋。他指着麻袋说:“我跟老板说了情况,他说只要药材够多,借助上风头把烟传过去,肯定有效果。老板把店里所有药材都给我了,还说点燃后慢慢熏,够鬼子受的。”
      不管这办法行不行,总得试一试。他们查看风向,发现风还朝着炮楼方向吹。三人背着麻袋,趁着夜色,匆匆朝炮楼赶去。
      到了炮楼附近,为增强药效,他们又匍匐前进了几百米。此时,距离炮楼已经很近了。他们找来一些干草铺在地上,点燃后,将药材覆盖在上面。
      不一会儿,烟雾袅袅升起,顺着风缓缓飘向鬼子的炮楼。远远望去,炮楼围栏入口处,有两个站岗的鬼子兵。因并非战时状态,炮楼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所以设了两个岗哨
      。网圈内部也有人走动。夜晚,炮楼那边光线昏暗,探照灯并未四处照射。借助风力,烟雾一点点飘进炮楼。
      三人躲在远处观察,生怕被烟雾熏到中毒。还好这是晚上,炮楼里的鬼子对飘入的烟雾没有察觉,进进出出没什么异常反应。前半夜,一切平静。
      后半夜,两个守门的鬼子开始蹲下来,靠着旁边的木柱子打盹。梁红英不确定这是否正常,便问身旁的小伙子:“你们以前见过他们站岗时坐着睡觉吗?”小伙子们回答:“我们没长时间在这儿观察过。”
      三人耐着性子继续观察。直到早上,烟雾才逐渐熄灭。天光大亮,他们看清了炮楼的情况:两个守门的鬼子还靠在木柱上,像是熟睡一般,炮楼里也没见有人出来。
      梁红英心中涌起一丝期待。但烟雾虽散,他们不敢贸然靠近,担心计划失败,打草惊蛇。毕竟炮楼上有那么多机枪口,要取他们性命易如反掌。可他们又怕等太久,药效过去,白忙活一场。
      梁红英说:“我去看看。”她脱掉外面的军装,露出花袄,扎着两条麻花辫。两个小伙子担心地问:“大姐,你就这么直接去炮楼跟前?”梁红英回应道:“怎么了?要是他们问,我就说有人叫我来给鬼子洗衣服。我会随机应变,不能错失这个好机会。”
      两个小伙子觉得梁红英胆量过人。他们心里着急,因为自己的人还在炮楼里,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有没有遭受侮辱。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梁红英去试试。
      梁红英把手雷和手枪交给他们保管,只带上弹弓和匕首。她担心搜身时被发现武器,那就必死无疑,不带这些或许还能蒙混过关。准备妥当后,她大胆地朝炮楼走去。
      一开始,她心里忐忑不安。可走了一段路,发现没什么动静。等走到两个鬼子把守的进出口,她发现这两个鬼子睡得像死猪一样。梁红英走上去,喊了两声:“太君,太君。”鬼子毫无反应。她心中暗喜,觉得药物可能起作用了,便快步朝炮楼里走去。
      走近后,她发现炮楼占地面积挺大。须找门进去,转到另一侧,有一扇小门,推了推,门被栓住了,这门虽小却十分坚固,破门而入是根本不可能的,也不现实。
      梁红英心急如焚。炮楼里面静悄悄的。她抬头望去,炮楼至少有三层楼高。透过一个射击孔,她往里面张望,炮楼内部挺宽敞,中间摆着一张大桌子,旁边有几张床,床上躺着鬼子,正在睡觉。门果然上了栓。此外,还有楼梯通向楼上。周围的射击孔都摆着机枪。
      看着射击孔,梁红英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试试从这里钻进去。射击孔不大,但她觉得只要头和肩膀能进去,身子就能跟进。她不敢犹豫,从外面抓住枪杆,把机枪推开,开始尝试往里钻。她知道一旦被发现,必死无疑,可再危险也要试一试。
      幸好射击孔距离地面仅一米多高,便于钻进。一试,头和肩膀轻松进去了。但炮楼墙壁足有半米厚,头和肩膀进去后,手臂卡在射击口,无法向前伸展。
      梁红英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心里焦急万分。这射击孔,个子高大的男子肯定钻不进来,好在她身材娇小,头和肩膀没被卡住。可腿蹬不着东西,手又伸不出去,只能像虫子一样,左右摆动身体,慢慢向前挪动。

第135章 烟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