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王奶奶家,只看到王奶奶靠在床上,阳光照在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看到田大壮和孙子勾肩搭背的走进来,竟然笑呵呵的看着两人打趣道:
“我这要是没病的话,就只有过年才能看到孙子了,没白疼你,听说奶病重就回来了。幸亏了大壮这孩子,把奶奶从鬼门关抢回来了。”
“我的亲奶奶呀,你这可是生孩子不叫生孩子,那就吓人呢。这一路给我担心的……”
王耀庆坐在奶奶身边看着老人又是叹气又是摇头,看得王奶奶喜不自胜摸着孙子的头。
幺儿子大孙子,那是老太太的命根子。
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田大壮看到王奶奶气色很好,然后就询问起中药喝了没有,喝了多少水?吃了饭没有?
听到奶奶还没吃饭,王耀庆就给奶奶盛了一碗做好的米汤,然后坐在旁边给老人喂下去。
“其实我自己也能端着碗吃了,就是想看我大孙子孝不孝顺?”
看到面前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田大壮也是颇有感慨,国家未来老龄化严重。
而从商业角度来说,后老龄化时代,老年人颐养天年都是时代使命,也蕴藏了无限的商机。
王奶奶思想一点也不僵化,知道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肯定要有说不完的话。
于是喝完孙子喂完的粥,就把他们两个年轻人赶走了。看到奶奶没事王耀庆也放心了。
尽管生老病死是谁也绕不开的话题,不过从晚辈来说还是希望长辈们能够多享点福。
家有一老犹有一宝。
尤其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咱俩进山溜达溜达,看看能遇到什么猎物,有什么好口福,打回来咱哥俩到时候喝点。”
田大壮一个口哨,一直跟在身后的旺财就跑到田大壮的前边带路去了。
王耀庆就说起了自己的工作情况,王耀庆在南粤换了两个单位分别是徐福记和哇哈哈。
在这些食品厂都是从最基层做起的,后来逐渐做到了班组长,然后在徐福记做到主任。
这时候在南粤的康师傅饮料厂就向王耀庆伸出了橄榄枝,于是王耀庆就再次跳槽。
现在已经是康师傅在南粤负责生产的副厂长,挣的是年薪,整体来说还算挺满意的。
而这些年在食品流通行业,通过这三家知名公司为平台,王耀庆也积累了很多的人脉。
现在他形容自己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每天就是为了挣钱而活着。
不过给资本家打工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大家不讲感情,只讲利益。
可是由于自己本身文化程度比较低,这也是硬伤。不管是在哪里都会经常遭遇到排挤。
在沿海大家吃的都是青春饭,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样,过了三十都成了大龄青年。
很多公司都不会要的。
在这些大公司很多都是垂直管理。
就算自己现在做到了副厂长,实际上也就是个大车间主任。
这些老牌的食品企业,早已经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尤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模式。
可替代性非常强,并且也没有任何的归属感,自己不过就是个工具人而已。
田大壮从王耀庆的神态能够看得出,现在他有着很深的无力感和危机感。
也许现在他已经摸索
第42章 难得一遇山坑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