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没用多长时间,大军就整装待发。
出发前,禹肃又来到大帐向主帅请示:
“王爷,各部已在做开拔准备,一炷香后即可出发。”
正好,禹肃进来大帐时,应其桐也刚刚想好顺手牵羊青龙堂物资一事,立即与他再商议一些细节:
“从青州带出来的军旗鼓号可还在?”
当初还在青州营地时,应其桐原本计划,出丰谷关后要虚张声势,装样子与墨阁对峙几日,遂将那军旗鼓号足足带了十几车。
禹肃是老淮南王还在世时,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将,打仗经验丰富,为人沉稳老练。
乍一听王爷询问这些无用物件,以为是在向他确认,是否做好轻车疾行的准备,禹肃便恳切地答道:
“现大军转为急行军,快捷行军,必得轻装上阵,属下刚刚已命各部就地清除无用物品,以减轻辎重。”
应其桐与花慕凤,刚刚才决定要上青龙堂取物资。还未来得及通知禹肃。
此时,正好告知禹肃详细内情,应其桐又连忙嘱咐他:
“你赶紧去看看,将那些军旗鼓号集中起来,我有大用。
再去挑最精锐的轻骑将士分成两部。
一部带着军旗鼓号,天亮之后自此地,缓缓向朱雀阁方向移动,将声势造大些,假装我大军还在此地,能拖多久是多久。
另一部随我快马先行,去青龙堂摸底情况,顺便找寻密道入口。
其余兵将全部由你带领,迅速悄悄绕过朱雀堂,按计划向西与我汇合。”
禹肃听清王爷安排,却迟迟不敢接令,他怕王爷遇到危险,担心道:
“王爷,轻骑人数并不多,如何能保证您的安全?”
他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
圣上降旨剿匪前,人人都以为墨阁门徒如传说中的那样,只有两万多人,可现在看来,人数至少翻倍。
反观自己淮南王大军,人人都觉得还是老王爷在世时的五万精兵,实际上,早已被朝廷刁难的一半都不剩。
现在主帅要以身涉险,仅带几百兵将先行,他这个副将确实不敢领命。
“你放心,墨阁重兵应都偏重在白虎、朱雀二堂。
青龙堂应无重兵。
况且我们以打探和寻路为主,不会有危险。
时间紧迫,你抓紧去安排吧。”
禹肃还想抗议,应其桐抢先一步堵回了他的话:
“您从小看我长大,当知我脾气,不必再议。”
明白再无转圜余地,禹肃拱手道:
“属下遵命,王爷一切小心。”
一路跟着应其桐骑马飞驰的花慕凤,都在努力回忆青龙堂的布局,挑有用信息提早让他多做了解。
青龙堂因常常运送物资,并不像其他几堂都设立在高山上。
而是在墨阁腾山最西边山脚下,一处较为开阔,方便车马往来的地方。
那里平日的守备力量约近千人。
青龙阁囤积的粮食、草料、木材、布匹、铜铁、草药等普通物品,共分十个大仓库储藏。
最西面的十大仓库,守卫人员也最是密集,每个仓库约三十人驻守。
十个仓库总共驻守三百人,占去整个青龙堂人数的三分之一。
另一处戒备森严的地方,是两座阁楼。
那里面囤积着一些更为高级的物品,有精品药材、锦衣绸缎等等。
两座阁楼
第47章 真是一对好父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