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石灰池的竹子终于沤的差不多了。
      大水车吱悠悠地转。造纸坊的水车开始工作了,它带动着石碓,一下一下敲打着大石臼里沤好的竹料。敲打声此起彼伏,直到把竹子打成碎絮。
      旁边一个大大的石凿水槽里,已经备好了水,把石臼里舂好的竹沫倒进水槽里,就成了纸浆。
      接下来是最需要技术的一道工序——抄纸。
      杨灵端着一个大概长5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木框走到水槽边,木框在纸浆中用力一舀,然后有节奏地左右轻摇,让水沥出。
      木框中间放着一片编制的竹丝帘子,水沥干后,竹帘上留下一层黄色。
      杨灵把木框放在一边的架子上,两手取出竹帘,倒扣在案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揭开帘子,一张湿润的纸便留在了案板上。
      纸张的厚薄完全取决于抄纸人的控制水平。荡得轻了,纸就会薄。下手重了,纸又太厚。
      杨灵只是示范了一下,她的臂力不行,这活儿男人干更合适。
      造纸坊现在由一个叫泽的人负责,他做事认真细致,很适合这个工作。
      泽和纸坊的工人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木框,在那练习抄纸的手感。抄好的纸堆叠到一定高度,就被放在一个巨石块下挤压出水分。
      接下来就是松纸了。压完了水分的纸拿出一沓来,握住其中一角,像揉面一样慢慢地卷过去。然后再抓住另一角,依样揉过去,四个方向各揉一遍。直到所有的纸张都舒展开来,松纸才算完成。
      松好的纸,用背架背到向阳的地方晒干,就完成了。
      因为没有经验,第一天成的纸简直惨不忍睹。第二天就好转了一些,大概一周后,就像模像样了。
      洛现在除了医馆,每天都要来造纸坊查看进展。第一天的纸虽然厚薄不一,有的甚至破烂了,他都稀罕的不得了。
      杨灵以前说纸做出来就可以印书了,洛并不能理解杨灵说的是什么东西。他现在看到实物,自己又用铅笔写画过,才明白过来。
      最后,第一批品相比较好的纸,都被洛拿走了。一是医师们需要写医案,二是洛这里的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记录。
      部落里其他用纸的地方不多,无非是食物仓库每日收获的登记,还有各工坊的产出记录。
      杨灵拿那些品相差的纸,用线装订成笔记本给了各部门,还有孩子们的练习本。
      医馆这里,杨灵思索之后,又和洛等药师一起讨论,制定了医案表格等文本格式,方便以后正规统一的管理。
      造纸成功后,杨灵就在想墨的制作了。铅笔短期记录还行,长期保存资料就不行了。
      杨灵以前看过墨的做法,但是记不太清楚了。隐约记得好像有松烟,油烟,甚至还有蛋清??
      杨灵一时没有头绪,就拿着一个木条刮锅底灰。
      试试吧,说不定也能写,不都是黑色吗……
      “灵,我们去玩儿吧!”
      蓝穿着个小裙子,跑来找杨灵。
      大白现在每天都跟着宇去狩猎,孩子们又少了一个玩伴。因为杨灵懂很多东西,他们都喜欢跟她玩。
      “哎呀!好脏啊……你怎么玩这个东西,阿姆看到会打。”
      蓝提着裙子,嫌弃地站在一边儿。
      杨灵……
      “你作业写完了

第69章 笔墨纸齐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