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部落眨眼间完成了权利交接,启又制定了很多改革措施,并且和平城成为了合作伙伴。
启为逝去的那些族人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且给他们的家属很多补偿。
家属们虽然都为亲人不值,心有怨恨,也明白这不是族长的错,更赖不着人家平城,平城只是保护自己的家园罢了。大家也只能一切向前看了,毕竟生活正在变好。
那个领头人也忽然醒悟,直接请求脱离了守卫队,以后只做一名普通人,努力劳作。
启再次去平城,却是为族人求医的。
那些回去养伤的族人恢复很快,几乎没有什么后遗症。族里的医疗落后,很多普通人更是医疗难。想到平城的医术,启直接上门求医去了。
了解情况后,志直接从高岩城调来了一些医师在平城坐诊,并且派大车跟启回到部落拉病人。
很快,东昌的病人都被妥善治疗,包括那名射箭青年的亲人。青年更是跪拜在志跟前痛哭请罪,志都笑着揭过了。
后来考虑到需求太大,平城又建了一所大医馆,接待这边各族的病人。
桦族长在孩子们回去一个月后,向平城投诚,希望能够带族人投靠平城。
他们原本就是小部落,物产也不丰富,平城之前给他们工作机会,这次又庇护了他们。
桦族长思虑再三,还是厚着脸皮去投奔吧!
平城本来就人口少,志回去海湾和族长等人商量后,就有了一个章程。因为想着以后可能会有更多部落投靠。
平城接收桦的部落后,其他小部落都有点儿意动。不过他们都听说了东昌部落和平城的这次争斗,桦族长这边的付出他们也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交情不够,也没敢随意往上贴。
西水部落过来,只能住外城住宅区。之前有规划,只是没动工,现在迫在眉睫了,只好又招人来干活儿。
其他部落都纷纷响应,跑来应征,争取好好工作在平城落个好印象。
志和宇现在几乎常驻平城,杨灵和瓜瓜时不时来探望。
“你的新船图纸差不多了吧?”
四人难得一起吃饭,志想起瓜瓜的工作,就问了问。
“嗯嗯,图纸基本完善好了。就是造船场地还没确定好。”瓜瓜道。
“怎么?船厂的场地不够用了?”宇诧异道。
“这次是下河的帆船,要去河上造了直接下水。”杨灵解释道。
“下河?哪个河?长川河吗?”
杨灵笑着点了点头。长川河的水势其实还算平缓,是可以行船的。她很想试试沿河走一走。
“说起来,长川河继续往东,过了那个跟三峡似的河道,是不是就到了海边啊?”瓜瓜想了想问道。
长川河再继续往东,就没有陆路了,陆地直接被两座大山阻隔,两侧峭壁之间夹着长川河。
因为没有水上交通工具,这边的人也没有去过峭壁河道的另一头。
“很有可能,毕竟我们就在海边不远。”杨灵想了想道。
“等船下河了,我们去看看,能通到海边多棒啊!所有江河入海的地方,都是未来的大港口大城市啊!”瓜瓜兴奋地说着。
“怎么?你还想去埋点儿文物?”
杨灵笑着调侃瓜瓜:“你就没想过万一出口是个大瀑布,咱们带船就交代在那了?再者,长川河跟黄河长江比可小多了。”
第136章 回到正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