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氏是害怕回娘家的,余五也明白,高氏的娘家并不待见他们夫妻。
自从高氏10年前守寡后,她就没有回过娘家,十几里外的娘家,路并不算远,可是,在娘家的兄弟的眼里,她回去是不吉利的,更何况,贫困的年月,娘家也没有更多的吃食,给一个外姓人。
原本以为,她再嫁给余五,娘家人能高看她一眼,没想到,再婚的当年,她跟余五一起回娘家,娘家嫂子推她出门,告诉她:“嫁出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娘家嫂子认定高氏就算再嫁也一样是穷困,他们怕她回到娘家求借。从此她就再没有回去过。
虽然不回娘家,但年景好的时候,高氏会托屯子里嫁到娘家那屯的女儿,时常捎些米面给老父亲,虽然收成不好,糊口都难,她还是一年往回捎两次吃食。捎信人说,她的父亲身体还好,她也就放心了。
昨天晚上,说到借鱼网的事,余五并没有表示反对,要不是实在没有了办法,她说什么也不会低三下四的回娘家求借的。
鸡叫头遍,余五去生产队喂完马,借了老红马和平板车,正好今天是星期天,小珍不用上学,就让她在家看管小儿子二海,大树跟着他们夫妻回娘家。
余五去桂婶家借了2斤玉米面,用手提了提,转身又去米缸里盛了半袋糠。
这是大树第一次出门,削瘦的小脸上洋溢着兴奋,”娘,姥爷很老吗?他有没有胡子?姥爷家有啥好吃的?姥爷想我吗?......\"高氏的心情非常的复杂,有些兴奋,更多的是辛酸和苦涩。
马车停在娘家的门口,高氏的娘家哥哥正跟三个儿子在整里房前的园子,嫂子看到是她,一脸的惊愕和鄙夷,没有丝毫的热情,只是隔着栅栏门说:“你咋回来了?”
看余五递上玉米面和糠袋子,高氏娘家嫂子顺手接过去说:“这年景儿,缺吃少喝的,难呐!”
高氏娘家哥哥停下手里的活计迎上来说:“快进屋,这么多年没回来,爹都想坏了!”
娘家哥哥和余五寒暄。高氏抱起大树,向房东面的下屋走去,推开门,看自己的老爹半卧在炕上,正挣扎着起来。
“爹!这是咋了?”此时,炕上的老人老泪纵横。
“丫头啊!我老了,不中用了!瘫了有个把月了
第6章 百善孝为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