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间又过去了两个月。
依旧是没雨,河水干涸。山上除了扎根深一点的树,其余都干枯了。
从高处向田地望去,一大片黄色,不是丰收的黄,而是枯死后的黄。
偶有几块还散发着墨绿的光,那些都是耐干旱的农作物。
眼看水稻无望,农户们就全力抢救这些还有希望的农作物了。
王老头动员家里的所有人去把五亩的番薯挖回来。村里已经出现偷偷挖别人家的番薯,土豆等的情况发生了。
烈日当头,王老头和家里的两个男孩挥舞着锄头,汗水直下。
两个小的就负责挑出番薯,装进麻袋里面。
周边的人也是,一家老小都出动,晚收割一天,地里不知道会被人偷挖去多少。
回来一路上已经听见好几个婆子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骂谁家那个丧尽天良的东西昨夜偷挖了他家的土豆。
被偷挖得狠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派一个人去守夜。
王老头也想去守着,但是李夏夏不放心。
她提着一小篮子的笋干,来到了村长家。
村长人老了在地里干了一会儿,就受不了得回来休息一下。
李夏夏把篮子放在桌上“叔,我今天来是想说一件事情呢!”
她为了拉近距离,不显得生分,她叫王村长一向不叫他村长。
王村长吸着烟,示意她继续说。
“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村里好多人都怕别人偷粮食,一家一户派人去守夜也不是事情。干脆咱们村晚上组织一队巡逻的队伍。看村民谁想要出人手还是出粮,你看这样行吗?”
王村长看了一眼李夏夏,这个侄媳妇脑袋瓜可比以前聪明了不少,他最近也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不谋而同了。
王村长点了点头“笋干带回去,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多存点粮食准没有错。”
李夏夏可不打算收回去,有时候亲戚是一层关系,但是得维护。这个维护的桥梁就是各种礼节的走动。
“叔,你放心家里还可以,春季的时候,我晒了不少笋干,你就放心留着吃吧!”说完就离开了。
村长怎么组织就不关她的事情了,她只需要出几斤的粮食就行了。
最近几天正是花大量体力的时候,吃食可不能马虎。
李夏夏每天都会做一道荤菜,给家里人补身子。猪肉,骨头,鸡蛋顿顿至少有一样。
因为午饭都要带到田地里让王老头几个,李夏夏怕引起别人的嫉妒,只好把午饭弄得跟大家差不多。
这几日的午饭都是馒头,配咸菜加上一碗鸡蛋汤。李夏夏做的馒头,都是混比较多的面粉,这样吃起来口感好了不少。
等他们晚上回来,就煮一顿好的。把猪肉爆炒,再加入菜炒一下,盛出来。把大米放进去煮,等煮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把肉和菜才放进去煮。
这样饭里既有油水,又有菜。再来一碟炒葱花鸡蛋,一大锅绿豆水,不放糖,简直完美。
因为水稻和小麦没有水的滋润都干死了,几乎没有收成。
大米白面价高,所以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把好田拿去种植水稻和小麦,旱地种植番薯和玉米。
村里人现在已经开始缩衣减食了,为了未来的日子做打算。
忙活了好几天终于完成,但是产量不是很好,总共才收获两千多斤。还得交税,最终到手估计也就是一千多斤。现在官家只允许用粮食交税,不得用银子抵税。
没有化肥,没有品种改良
第二十四章秋收[1/2页]